湯湘寧
摘 要:偏遠農村的初中數學教育是我國教育的薄弱環節,長期以來偏遠山區的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提升,教師數量供不應求,教學設施落后,教學環境艱苦,和發達城市間的教育差距很大。同時農村的初中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教學當中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策略,不能“一刀切”,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無全才,人人有才”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教學策略
“分層教學”指的是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的不同,將學生分成幾個群體然后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學生全體,同時尊重個體差異,有的放矢的一種教學方法,特別適合于農村個體差異較為明顯的教學地區。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層教學策略。
一、初中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策略
(1)把握學情,動態分層。初中學生在學校表現的差異首先表現為學習能力的差異,在教學當中首先會發現有的學生思維靈活,邏輯推理能力較強;有的學生表現較為一般;極少數的學生表現為思維水平較低,在學習當中出錯率較高。初中數學的學習與其他學科不同,數學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和規律性,在學習當中就要求學生要多動腦,多思考,這就使得數學學習成績越好的學生就越愛學習,越是不好的學生就越不愛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此為基礎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在教學當中切忌“一刀切”,這種教學方法容易使得學習好的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失去學習的新鮮感;而對于學習差的學生則感覺跟不上教師的步伐,學習較為吃力,從而喪失學習的信心,陷入不愛學習的惡性循環。
(2)分層對待,激發潛能。因材施教自古以來就是正確的教學方法,也是當代教育應該繼續遵循的教學原則,初中學生在發育當中出現個體差異是很正常,也是必然會出現的現象,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從而制定有區別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當中可以這樣安排教學目標,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需要記住勾股定理的則,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解決基礎問題;對于學習一般的需要利用勾股定理解決較為復雜的問題;對于學習能力非常好的學生,則需要能夠靈活的運用勾股定理解決綜合問題。即:(1)由長為6,8,10的三條線段組成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2)如果三條線段滿足a2 =c2 -b2 ?那么該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為a=m2 -n2 ,b=2mn,c=m2 +n2 ?(m>n,且m和n都為正整數),那么由這三條線段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這三道習題分別對應以上的三種學生。
(3)尊重個性,評價多元。目前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主要是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這種評價方式是應試教育發展的產物,不利于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學生的發展方向本就是多元的,沒有統一的標準,一個班級不可能學習成績全是第一,有好有壞這是必然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必須要尊重這種客觀差異,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人,應該以差異發展觀為核心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評價的目的一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二是為了讓學生或者教師能夠更加客觀的了解學生的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制定更加合理的學習路線。總的來說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因此教師在給學生寫評語的時候,應當多鼓勵少批評,盡量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做一個規劃,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弘揚。
二、初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思考
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雖然每個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好有壞,但是每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生動活潑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存在優點和缺點。在教學當中應當立足于學生的成長,不急功近利,不要把目標全部集中在學習上,在教學當中還要激發學生的潛能,挖掘學生在其他領域的興趣。每個學生之間雖然都存在差異,但是每個學生都有特長,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當利用這種差異,培養學生的特長,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學生以后的長期發展做準備。另外,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群體以后,也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個群體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學習差的也會變好,學習好的也容易變差,要及時的調整分組。因此分組不是目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初中數學,為以后學生多元化的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農村的教育教學是當前我國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農村初中學生之間由于各種原因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在數學學習方面,教師應當尊重差異,正視差異,以此為基礎施行分層教學的策略。具體來說就是把握學情,動態分層,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為分組做準備;分層對待,激發潛能,為優生和差生分別量身定制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個性,評價多元,分層教學當中除了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以外,還要注重學生以后發展的規劃。因此,在分層教學當中分層不是目的,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才是終點。
參考文獻:
[1]魏玉娟.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8):20.
[2]張金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分層教學[J].學周刊,2019(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