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琴
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的重要方面,成為評價學生個人能力的關鍵因素,得到了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培養一個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在課堂當中所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身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時刻緊跟時代的變革去改良我們的教學方案,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以此來達到我們的目的。文章從四個方面,對太平天國的運動的分析整理,并且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問題進行聯系,對其進行分析整理與研究,包括了發展歷程、時空觀、歷史細節以及人物情感等內容。我們應該將我們的教育培養重心放到歷史核心素養上,借此來增強我國初中生的歷史教學檔次。
關鍵詞: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核心素養
前言
立德樹人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問題,我們應該加快我們的腳步,跟上這個社會的教育需求,努力適應整個世界的教育變革,這是在以后的時代我們所要追求的很重要的環節。在現階段的情況之下,一名學生能否適應社會需求,保持持續的發展狀態核心素養就是很重要的一點。核心素養以“核心”為主,“素養”為輔,時刻緊跟國家和黨所要求的教育方針,融合各家所長、與時俱進,展現當代中國的教育特色。
一、關注發展歷程
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階級矛盾的不斷激化,自然災害的愈發嚴重,加劇了人民的斗爭意識,這也是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教,并創立了宗教理論。隨后派遣馮云山深入紫荊山區去與民眾一起勞作,且不停的向他們宣傳上帝教,讓他們也跟著一起拜上帝教。楊秀清和石達開等人也是在此時加入進去的,并且在之后的歷史發展當中逐漸走向了領導的中心。
洪秀全于1851年1月在金田村進行起義,也是在此時更名為“太平天國”,之后在武宣東鄉封為“天王”。一直到了9月份太平軍攻破了永安城,初步建立了政權。西王以下應該受東王的節制也是在此時定下的規矩,這也促成了以圍繞太平天國為核心的領導政權。
太平軍于1852年4月開始北上,一舉拿下了全州;之后又集中火力攻打長沙,但并沒有成功;撤掉圍堵之后繼續北上,水陸一起進攻直搗武漢三鎮,1853年的1月份攻克。隨后順勢長江東下到達南京。同年3月份拿下南京城,更名天京,并定都于此,農民的政權也就在此時正式建立,于清朝進行持續的對峙。
為了推翻清政府,1853年太平軍從揚州動身,北伐的開端。在1853年的時候北伐雖然失敗了,但是卻極大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局面,牽制敵軍主力,為后續的成功創造了條件。1855年石達開率軍增援,并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穩固了天京大本營。秦日綱在1856年的時候又領軍包圍攻打了江南大營,擊垮敵軍的軍事威脅,解除了京都被圍困的局面,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的局面。
在北伐之后的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結果之后,洪秀全被勝利沖昏頭腦,日益沉醉于守舊的思想之中,變得驕傲自滿、貪圖享受,導致了天京變亂的局面,同時也加劇了天平天國的失敗。1861年開始的天京保衛戰,從1862年~1864年,因為天京淪陷,導致了它徹底失敗。
二、架構時空觀
縱觀后期的歷史發展,過早的建立都城使得他們喪失了銳氣。太平軍攻克南京后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所以決定了建都于南京。隨后在攻入武昌后,就已經存在著去向問題了。之后,領袖們又過于的貪圖安逸,導致了太平天國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進攻,他們自己想要如此還是被逼無奈的決定,都與前期的軍事策略有了很大的區別。且農民階級本身就有著先天局限性,起義之時帶著舊時農民戰爭的烙印,極為的守舊和分散,且目光短淺。從地域上看,天京的上游和江浙地區是戰力主要集中的地方;從軍事力量來看,他們既聯合又獨立的與敵方進行作戰;從對象上看,他們與清、湘以及外國侵略軍都有過交火。不過,后期的兩方交火之中,太平軍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中外聯合反動勢力的打擊,這是我國近代半殖半封的一大特征。
三、挖掘歷史細節
洪秀全是將農民階級的平等思想聯合儒家大同思想以及西方基督教義融合成了自己的宗教理論。《天朝田畝制度》其實是變相的實現了農民的愿望,形成了一套系統明確的,并且具有一定力度的綱領,標志著農民革命的最高峰。但其存在了一定的空想性,并沒有辦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且與當時社會發展的生產力相脫節,所以無法完成。
《資政新篇》的提出,是他們希望能夠借助西方的各方面舉措來發揚太平天國。我國最早的發展資本主義方案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但是同樣的迫于戰爭環境問題,以及時代關系原因,它也沒有辦法施行。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夠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所以當我們在培養一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時候就需要與歷史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它的理解與解釋能力。歷史的理解與解釋其實都存在有一定的辯證關系,具有兩面性;同一段歷史,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處在不同的時代看法也會不同。所以當我們要去學習某一段歷史時候,應該引導著學生深入的分析整段歷史,并應該掌握與這段歷史有關的所有資料,清楚可觀的去分析判斷,不要妄下定論。
四、理解人物情感
一個人的本性如何,是無法通過某件事而進行改變的。洪秀全其實對整個太平天國的興起與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貢獻,擁有著極其崇高的歷史地位,甚至是孫中山同志都愿作洪秀全第二,足見其對后世影響之深遠。但是由于在后期,洪秀全的生活極其腐朽,封建守舊的意識愈發嚴重,非常注重等級制度,且貪圖享樂主義,嚴重脫離將士群眾。任人唯親、排除異姓,這也就導致了在后期的歷史進程中太平天國的政治腐敗,給政治的內部造成了很大的危機。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洪秀全負有相當大的責任,尤其是在其晚年時期,狹隘保守的思想,使其日漸沉迷于宗教信仰,這也更深的導致了太平天國的失敗。
由此得出,我們應該隨時保持正確三觀;樹立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提高我們的民族素養,牢記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深入了解我國的法律法規,遵守我們的規章制度,時刻清醒的牢記它,了解它對各國的影響以及作用,提升對我國憲法的認同感。
結語: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每一個學生的核心素養,我們需要做到不忘歷史,不忘初心,努力豐富知識架構,強化我們的歷史思維,做到能夠更加的客觀的分析每一件事情,并且始終堅持本心,善良正直,成為能夠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崔爽.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
[2]饒李金.核心素養下中學歷史教學的敘事性——以人教版《太平天國運動》一課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18(2).
[3]楊養梅.例談教學中歷史解釋素養的落實[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2).
[4]曾紅群.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時空觀念”的定位與運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