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波才
摘 要:隨著高中教育教學理念的變化,現階段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學生們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及提高,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地理概念教學屬于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們開展地理學習的基礎及前提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問題發現與解決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概念學習,促進學生們學習效率的提高,提高學生們的綜合地理素養。為了分析基于問題發現與解決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實踐途徑,筆者針對現階段高中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問題發現與解決;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實踐途徑
地理概念主要是指人們認識與掌握地理事物本質屬性的現象,相對于地理表象來說,地理概念主要是對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描述,一般通過分析、比較及概括地理事物的具體特征而獲得的知識理念。地理概念按照范圍來分主要可以分成單獨地理概念及一般地理概念兩種,按照性質來分主要可以劃分成抽象地理概念及具體地理概念兩種。在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由于自身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的差異,使得在概念教學過程中出現學習效率低、地理概念掌握不清晰等問題,影響了綜合地理教學水平的提高。
1 現階段高中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由于傳統教學體制的影響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高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不重視地理概念的教學,教師認為高中地理教學中只要引導學生對地理概念進行適當的理解[1]。教學過程中教師未能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學習需求及概念教學教學需要等開展針對性及深入的教學,導致學生們地理學習過程中對于大多數地理知識點、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及地理演變本質的認識不深,把握不透徹。且通過長時間的教學及觀察發現,現階段的高中地理課本中部分地理概念的表述不準確、不嚴謹,若在教師教學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未能給予深入的完善、補充及分析,將會影響學生面對特殊及復雜地理事項時的判斷力及認知,不利于學生們綜合地理素養的培養[2]。因此,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實施基于問題發現與解決的角度上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實踐顯得尤為重要。
2 基于問題發現與解決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實踐途徑
2.1基于發現問題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實踐途徑
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是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基礎,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高中地理概念知識的過程中應采用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及深入分析文本的方式進行探究分析的途徑培養學生們發現問題的眼光,提高學生們的地理學習素養[3]。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觀察文本,尋找課本中的問題,教師在課前應以發展的眼光對地理概念知識點進行分析及評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分享自己在備課過程中是如何分析及發現問題的,促使學生們運用邏輯思維眼光看待地理概念知識點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4]。
如在進行“農業地域類型”的相關教學過程中,地理課本中概念描述為“季風水田農業曾被易名為‘水稻種植業’,近年來又被改為‘季風水田農業’”,但筆者發現一些教材資料及練習冊中還是將其稱為“水稻種植業”,并未作出相應的改變。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們明確“季風水田農業”主要針對該區域內的天氣、氣候條件、龐大的農業市場及亞洲季風區廉價的勞動力等優勢進行突顯,體現了農業地域類型在劃分過程中主要是根據地理思想及理論依據進行區別的,而“水稻種植業”僅僅針對農業的部門結構進行了反映,具有一定的單一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樹立相應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們的分析及探究積極性。
2.2基于解決問題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實踐途徑
在高中地理概念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分析學習歸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了解某個特定的概念是針對某些特定事物賦予的名稱,應按照某種相同的指標進行其他概念的區分及分類。且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利用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判別概念,從概念著手,通過多元化思維方式及思維過程的實施對概念的內涵進行相應的豐富及完善[5]。
如在進行以下地理概念進行教學過程中“2018年9月7日8時進行升旗儀式過程中,突然一陣疾風驟雨,學生們在沒有完成升旗儀式的過程中紛紛跑回教室躲雨。”筆者認為這較為符合對流雨“范圍小、歷時短及強度大”等特點,當天地理課堂上很多學生對此發問道,詢問是不是對流雨,但課本上描述的對流雨一般發生在夏季的午后時分,與現實不相符。因此教師應在課后時間內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及解答:筆者認為這一現象成因就是本質,特征只是表象,當日清晨的氣候較為悶熱,且濕度較大,容易產生對流雨,在通過網絡搜索“夜雨”的方式在天氣網上經查實后,四川盆地、西藏高原的夜雨是、都在對流雨的范圍內,這類低于的地形較為復雜,空氣比較潮濕,夜里云層產生的保溫作用,云層的上部分冷卻速度快,極易產生水汽凝結現象,最終產生夜雨。因此可以確定的是:對流雨實際上是多水汽狀態下、云層內部垂直溫差過大產生強烈對流后發生的結果。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基于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基礎上通過實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及深入分析文本的方式及時發現地理概念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通過實施引導學生們利用嚴密的邏輯推理過程判別概念正確性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們綜合地理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永生.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的問題分析與策略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7,11(10):154.
[2]張利華.基于高考淺談高中地理復習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7,23(85):140-140.
[3]游忠.供給側改革視野下高中地理“問題鏈”教學模式實踐與思考[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7,10(9):22-23.
[4]周小仁.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新問題與新思考[J].中華少年,2018,26(20):140-140.
[5]侯建成.基于SPOC混合多元學習視域下問題導向地理教學實踐——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學為例[J].地理教學,2017,31(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