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芳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和寫作的想象力及評改促提高,引導學生把所學的語文知識轉化成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來完成記事和作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學生能力;提高策略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作文的好壞不僅體現了小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多少,同時也體現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這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小學生把所學的語文知識轉化成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來完成記事和作文呢?
一、多措并舉,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培養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作文產生了興趣,它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因此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饒有興趣地作文,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導。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呢?
(一)寫熟悉的內容,以“趣”激趣
日常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例如,可根據學生對事物的了解,讓他們寫一下最熟悉的人或動物,常見的有《我的××》、《可愛的××》;又如,可根據小學生最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有興趣了。
(二)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欲望
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寫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常常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比如,把一些較不錯的學生作文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你會發現那個小作者的眼睛在閃亮,神情特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三)開展作文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例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量。
二、讀寫結合,激發寫作的想象力
我發現小學生往往對一些課外讀物,比如,彩色漫畫、神話故事等表現出濃烈的讀書欲,讓學生在讀這些的時候,提醒他們時刻留意這些讀物的句子表達方式,告訴和指導他們要做到如下方面:
(一)做好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個爛筆桿。就是說你記憶力再超強,時間長了也會有忘記的時候,所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把遇到的優秀習作、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都能夠剪貼或記錄下來,做成讀書筆記,作為“小紅花”獎勵考核的一項,并把某些摘錄的好的筆記中的優秀篇、段張貼在墻報上,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有了這個動力,小學生在課外時間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優秀習作,做成各樣的讀書筆記。然后我再要求他們在課下常看常練,在寫作的時候,看誰能把這些好詞句融會貫通成自己的語言,用到作文中去,用這種方法,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果然有聲有色。
(二)激發作文想象力
小學生的想象力在很多時候比大人還要豐富,他們天上一句地下一言,現在未來、神鬼夢幻,可以漫無邊際、超越時空地進行想象。對于一些看圖作文,雖是小小的空間,也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讓他們盡可能地思索畫中所表達的意思,并盡量地去挖掘故事發生的前因后果,把畫面的意思向深處和廣處拓展與延伸,讓學生在簡單的圖畫空間盡情張開想象的翅膀,只有想象豐富了,學生寫出來的就不會再是干巴巴的幾句簡單的話。例如,有一年三年級期末考試的作文要求是:孫悟空會七十二變化,如果你是孫悟空你會變些什么?正是有了平常的鍛煉,有的小學生竟能結合現實,寫出了會變成房屋為地震災區的孩子們遮風擋雨、讓小朋友重新讀書的愿望;還有的寫出了會變成超科技超能量的偵探儀去抓捕壞人,保衛祖國的安寧……真是想象翩翩,開創了小學升級作文的新篇章。
三、著力評改,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部分老師并不重視批改,常常是粗略的一觀,評語幾乎千篇一律。我對學生的作文評改常持以下的態度。
(一)熱愛學生,改文育人
學生作文是學生對外界事物的思想體現,作為老師要熱愛每個學生的作文,老師恰當表揚、慎重批評,都關系著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關系著老師對學生正確的人生引導。本著這一點,我在作文評語中多是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學生認識到他的觀點是老師認可的,他對生活的認識是正確的;對于學生思想出現偏差的地方,積極了解他們的寫作實際和心里狀態,當面批改啟發,點拔指導,達到作文教學的目標。
(二)多就少改,積極引導。老師的改筆要盡量保證每個學生的作文意圖,倘若沒有語病,能不改的就不改,即使有非改不可的病句,也要與學生的意愿吻合,幫助學生領會改動的原因,讓學生主動斟酌改動文句的含義,提高語句的運用能力。對于改文,有名師如是說:“教師改文,業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今責令其探索,彼必得用心而自得之矣。”所以我們教師批改,要重在引導學生探索,這是使學生得益的關鍵。
總之,要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僅有這些是不夠的,尚待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共同探討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徐根榮.“閱讀作文”拓展了小學作文教學的新思路.2007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八屆學術年會.
[2]田曉東.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探析.《中外交流》.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