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炎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需求也朝著多元化的發展,這種需求不僅體現在物質上,還有精神文化上,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從側面反映出人們精神追求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只有主動參與到群眾文化中,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健康發展以及人際關系的和諧。群眾文化活動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符合當下我國社會發展需要。與此同時,群眾文化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也需要進行規范管理,這樣才能保證各項文化活動有序開展,減少混亂現象發生,本文旨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展開進一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時代價值;管理創新
引言
當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地改善,人們在滿足自己日常所需的同時,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享受,群眾的文化活動則是其最突出的表現。而群眾文化活動作為群眾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得益于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二者是相互作用的。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是群眾,一切活動都要圍繞群眾展開,要求在滿足群眾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豐富其精神生活,而為了更好的去滿足我國群眾對精神文明的需求,最簡單最實際的方法就是積極開展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開展文化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聯系群眾,并通過人們喜歡的方式來進行展現出來,使群眾更好的對文化進行理解,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對此我們可以得出,大力開展群眾文化對社會長久穩定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做好對文化活動的管理工作,選擇人們樂于接受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避免矛盾的出現,保證各項文化活動有序開展。
1.群眾文化概述
群眾文化主指的是以群眾為主體所開展的各項文化活動,在各個機構的支持下進行,活動形式有別于傳統的職業文化活動,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為己任,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來進行表達,只要是人們樂于接受的、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文化,都可以被稱為群眾文化,這也是群眾文化的基本特征,群眾文化往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文化來源于人民,并對人民進行服務。只有群眾滿意度高了,社會才能朝著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2.群眾文化活動時代價值分析
2.1促進社會和諧
人們生活壓力不斷下降的同時,來自于精神方面的壓力卻不斷提升,這種壓力可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排解,必然會對人們的身體帶來損害,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的發展都會帶來嚴重影響。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一種合理、有效的排壓途徑來緩解人們焦慮的現狀,而舉辦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使人們身心得到緩解,還能從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得到解脫,對人們的身體和心靈有著很好的治愈作用,也可以將其看做是一種充電模式,人們平時工作壓力較大,很難得到真正放松,而群眾文化活動則可以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緩解緊繃的神經,活動帶給人們的不只是樂趣,更起到的是對人們的身體和情緒的調節,有助于實現社會和諧。
2.2可以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
群眾文化活動多以滿足人們日常文化需求為主,因此活動形式主要結合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和喜愛的活動,如太極、京劇、合唱等,這些群眾文化不僅符合大眾喜好,還繼承和弘揚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更多的人參與到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的行列中來,對增強群眾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今后將會有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中來,這也是群眾文化的魅力所在。
2.3增強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開展各項群眾文化活動時,政府應起著積極引導作用,組織并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加強對紅色文化的推廣和宣傳,使更多的群眾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通過舉辦競賽活動,使更多群眾能夠掌握紅色文化相關知識,增強群眾的愛國精神和社會責任,會更加愛護黨、擁戴黨,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積極為社會做貢獻。
2.4有利于社會工作的開展
社會管理工作主要是對社會群眾進行管理,而群眾文化活動也主要圍繞群眾展開的,因此,二者應始終將為人們服務作為基本原則,一切活動都應以人為主體,滿足人們當下或未來所需。我國由于人口基礎龐大,社會管理工作的困難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但我們始終迎難而上,不僅極力克服管理中困難,同時也在不斷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經濟始終保持穩步增長。而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還能夠更好的聯系群眾,明確群眾所需,幫助管理人員找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提升。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使群眾創造性得到很好的發揮,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群眾文化活動管理創新方式
3.1創新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雖然當下群眾文化活動正逐漸完善,人們參與意愿也在不斷提高,但群眾文化活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活動形式較為傳統,如廣場舞在我國各地都比較受中老年人喜愛,年輕人也紛紛加入到廣場舞行列中來,可見廣場舞的好處還真是不少,但大眾文化活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擾民等,也引起了社會不滿,阻礙了群眾文化發展。對此,我們需要不斷的豐富群眾文化的形式,開展人們普遍樂意接受的文化活動,如競賽活動和益智活動等,實現文化活動的創新。
3.2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核心思想進行創新
現階段,我國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越來越豐富,但活動所帶來的價值作用卻不高,還需要注入一些正能量。對此,我們應對群眾文化活動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舉辦初衷是為了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世界,但這中心思想卻始終沒有體現出來,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并將其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人們可以對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有更深刻、更具體的認知,也能夠明確黨的十九大的先進意義,這樣才能強化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思想,使人民群眾都能成為有集體感、榮譽感和正能量的人,對促進我國社會全面發展,人們素質水平提升有著積極作用[1]。
3.3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
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對各項活動順利開展有著重要意義,也有助于擴大知識傳播范圍,使更多人能夠知道和了解群眾文化活動。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群眾地位也在不斷提升,人們可以在更多的場合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面對此種現狀,我們應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工作。但不論怎么改變,以人為本的原則始終不變,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使群眾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使群眾稱為活動的主體,才能激發群眾在活動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2]。
3.4創新管理機制
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機制,才有助于促進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但當下,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如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集中,不易于進行管理,也會影響文化活動開展效果。對此,為了是文化活動能夠達到預期效果,保證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就應不斷創新管理機制,主動去尋找和創建更有效的管理理念,吸收特色文化活動的精華,并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這樣才能減少管理中失誤和不當之處,才能保證管理工作的可行性,不僅可以保證各項文化活動順利開展還有助于提高管理可行性[3]。
3.5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形式進行創新
生活中也會存在群眾文化小團體,這些團體通常沒有組織,而是自發形成的,但我們并不提倡這樣的小團體,因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群眾文化的傳播,也不利于提高群眾文化水平。面對此種現狀,政府部門不應采用強制的手段來解散這種小團體,而是通過加大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的宣傳力度,使小團體積極參與到有組織的文化活動中來,在壯大文化活動隊伍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組織的多元化發展。這也對政府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擴大群眾文化活動隊伍,就應保證創建一個良好的組織形式,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群眾,也夠將群眾價值在文化活動中進行充分的發揮出來[4]。
4.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一種基層文化活動形式,一切活動都圍繞人民群眾所開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精神文明需求,有助于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維護社會穩定。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也變得更具體更深刻,不僅要在文化活動上進行創新,還要在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上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推動群眾文化長久穩定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完善地方,但對社會所帶來的先進意義還是值得肯定的。
參考文獻
黃愛娟.分析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才智,2017(12):244.
李國營.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分析[J].文藝生活,2018(4):57-58.
胡敬偉.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參花,2017(8):160-162.
[4]劉晶.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與管理創新[J].青年時代,2017(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