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聯菊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也越來越成為教師教學的首要目標。在高效課堂中,教師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考慮不斷優化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把時代賦予的新的教學意義滲透到高效課堂中。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要著眼于課程目標,特別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認真貫徹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和利于終身發展的知識能力建構。教學有效性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
一、大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由于一些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上的落后,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活動表現過于消極,沒有發揮出學習興趣對語文學習的導向作用和促進功能,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即便教師在課堂上再努力,也很難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對此,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和選擇教學方式時,一定要貼近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制定出更加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或教學環境,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空間,學生才能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如在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中,教師一味讓學生進行機械背誦,其教學效果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被動的、機械的,沒有感受到古詩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應當更多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對古詩學習的興趣和情感,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啟迪學生思維,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
多媒體以其獨特的資源優勢走進小學課堂,它的運用與普及有效促進了課堂教學改革,對各種教學目標的達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進行圖片或視頻展示,為學生創設形象生動的語文學習情境,這種形象直觀、生動趣味的教學資源,有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啟迪了學生的積極思維,為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奠定了基礎。比如,在進行《云房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雨過天晴的視頻,學生看著朵朵白云,認真地思索著、想象著。有的學生說,白云像大樓房,還有的學生說像大冬瓜、大禮堂、花兒等。教師抓住時機,利用多媒體出示描寫云房子的成語:各種各樣、千奇百怪、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等,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運用打下基礎。朵朵白云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情境,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很容易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多種教學環節結合,創建自主型的課堂教學
語文教學不能大意,因為這是培養小學生個人認知的重要課堂,因此授課教師要使各個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同時不斷地緩解教學環境中出現的尷尬氣氛,而其方式就是對學生進行鼓勵。例如,在教學小學三年級課文《讓我們蕩起雙槳》時,學生可能不喜歡授課教師的機械式引入,因此授課教師可以引入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授課與音頻的有機結合能夠使得教學氛圍達到高潮。同時,要促成教學中自主型學習方式。教師要改進教學策略,以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授課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是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有效性與自主性結合的重要保證。如在《揠苗助長》和《鄭人買履》的課堂中,這些涉及與學生的價值觀與人生導向的文章學習,授課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究學習,組織學生分組講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當對某些知識點的理解出現偏差的時候,授課教師再進行相關的引導。
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學生培養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對教材進行有效的預習,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進行鞏固復習,同時,自主進行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主動積累素材,提高寫作水平,這樣為進行高效課堂的教學奠定了基礎,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學生要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老師要進行有效備課,豐富教學手段,營造教學氛圍。這樣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最終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五、因材施教,適當使用分層次教學
最理想的教學應當是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策略,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條件來看,這一點還很難做到。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進行層次的劃分,在可行的前提下對教學做出更細致的劃分,做到一定條件下的因材施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學生的意愿進行結合,在布置任務或者組織活動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從原有的層次上得到提升,避免了統一教學帶來了教學缺失,從而成功地構建出高效課堂。比如,在學習了《火燒云》這篇課文后,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進行景色方面的寫作。在寫作時,我根據平常班上學生實際的寫作水平,將寫作設定了三個標準: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對課文的仿寫來進行寫作;寫作水平一般的學生要求寫的景色與生活相關,但是在措辭表達上不需太多的要求;對于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寫作的內容要貼近生活事實,并且要加入自身的真情實感,保障文章的水準。
六、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優化課堂教學環境,保證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語文的動力,深入挖掘學生的語文學習潛力,讓學生多開展積極、主動的語文學習,讓學生帶著興趣和動力去學習,促進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袁陽.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2):29.
[2]馬麗萍.打造小學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