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萍
摘 要:現當代,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的發展方式也在不斷轉換。群文閱讀作為閱讀方法中的創新代表,演變成教育改革最為流行的方式,應該大力宣傳且用于教育教學中去。將群文閱讀推廣到小學語文中去,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身知識素養的培養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此篇文章對閱讀方式進行了具體的研究討論,僅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創新;群文閱讀
引言:
閱讀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群文閱讀在學生的寫作和學習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礎,學生才能在閱讀中節省時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群文閱讀也需要做出要求,老師需要在有效時間內,憑借某一論點或多個論點,找出一組既有針對性又有交互性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商量,進行探討,最后達成一致的閱讀觀點。
一、發展群文閱讀的必要性
毫無疑問,群文閱讀是指讓老師與學生合作閱讀,共同找出一篇話題明確,具有探討價值的文章,并且一起合作對文章進行分析討論。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如果要加固自身閱讀基礎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自己的閱讀能力,以此來豐富自己的閱讀面。學生需要自覺起來,培養閱讀習慣[1]。小學語文階段的閱讀量是需要靠自身不斷積累的。就比如,老師在給學生教《一個豆英里的五粒豆》,老師在上課期間,可以讓學生多閱讀幾遍,從中體會五粒豆英在生長中的不同感受,讓學生深刻體會文章內容和五粒豆英的不同感情,合作學習和探討。在學生自己的學習過程中,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讓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質的改變。在學生經過集訓之后,在閱讀上會有達到質的改變,能夠加快瀏覽速度和對生字的積累和認識。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對學生打好閱讀基礎,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快地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
二、實施策略
(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愛好
學生自主學習,當然也少不了他人的幫助,我們需要不斷地鼓勵他們,并為他們找出存在的問題。因為他們年齡太小,都對外界事物充滿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不容易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學習和對文章的閱讀上。所以老師和學生應該找出一條有效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并且愛上閱讀,讓學生能有效地選擇自己學習的文章,并且在學習的同時做好筆記。學生需要親近大自然,走出家門和書本,能動地感受自然中的樂趣,才能更好地理解寫景文章中的主要思想和情感。要具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將所看到的美好事物應用在寫作中,在閱讀的同時感受觀景帶來的樂趣。在《蝙蝠和雷達》一課中,老師應該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自主進行討論,對文中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也不能忘了對文章主角進行分析,了解他們的關系,在閱讀之后把握感情基調,更好地進行第二次閱讀。老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對學生有效閱讀的指導,在學生挑選閱讀材料上給予幫助,同時舉辦相應的閱讀活動。就比如在《蝙蝠和雷達》中,學生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切身體會文中內容。讓他們彼此進行探討,找出更適合他們的閱讀方法,采取個性化的交流活動,促進小學生有效地進行閱讀。
(二)改變閱讀方式,有效應用群文閱讀
在閱讀方式的創新上,群文閱讀是不可否認的。但如果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需要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引下,開拓學生視野,對教學內容加以完善。就比如《觀潮》文章中對景色的描寫,運用擬聲詞、疊詞,讓景色描寫更加生動形象,老師需要開發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在網絡時代的發展下,讓學生自主在網上搜索相應的文章體裁或者找尋有關的景色的真實寫照,同時發揮自身想象力,對景色的描寫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汲取真正學習的樂趣[2]。除此之外,學生更要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時刻保持一顆好奇心,對新事物進行探求。我們需要不斷地創新閱讀形式,以群文閱讀為載體,加深自己對閱讀的了解,以便在自我學習中體現閱讀的價值所在,給學生自我展示的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更有效的閱讀形式,鍛煉他們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三)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探討
現當代,在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方式中,看著課堂上教學呈現著合作學習的景象,但卻沒有真正將合作學習的作用體現出來,培養不了他們有效的團體合作的意識。需要讓他們認識到集體探討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鞏固學生所學內容,同時對下一次學習打好基礎準備工作。上課中進行探討,可以提高上課質量,教師應該在進行討論學習中進行總結和歸納,不斷完善教學方法。
三、結束語
由此看來,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我們應該改革教育模式,在具體的閱讀學習中,發揮合作意識,和學生一塊探討,找尋群文閱讀的樂趣,并幫助學生解決其中的問題。我們需要繼續發現閱讀技巧,為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好規劃。
參考文獻:
[1]周艷紅.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分析與教學策略探討[J]. 時代教育,2017(16):158-158.
[2]葉和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 新校園(中旬),2015(1):16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