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美術學科素養已經為美術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地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合理地更新教學方法使用,全面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一步激發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力,不斷讓高質量的美術課堂教學助力學生審美能力和美術學科素養的培養與提升。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就培養初中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初中美術;學科素養;培養策略
目前,隨著我們對初中美術學科的重視程度在不斷的提升,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愈發注重學對生審美能力和學科素養的培養,但是目前的美術課堂并非完美無缺,在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教學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如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待更新、課堂的教法使用不夠合理、課堂的互動交流不夠頻繁等等,制約著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影響著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這些問題的存在美術教師應當積極進行反思和教學改革。
一、轉變教學理念,夯實知識儲備量
隨著新一輪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已經成為眾多初中美術教師的共識,但是還有部分美術教師受到應試教師的影響,對于美術學科的課堂教學重視程度較低,也不注重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使得學生在美術課堂的學習打了折扣,需要美術教師進行積極有效的反思和總結。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地從內心深處全面認識到美術學科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不斷提升對美術學科的重視力度,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并積極地將美術學科的課堂教學和培養學生的各項素養相結合,這是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水準、構建素質教育課堂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另一方面,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地在教學實施過程有效的明確教學目標,積極細化對基礎知識內容的深入講解,有效地對這些專業化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和分析,讓學生不斷夯實自身的專業化知識儲備。也只有在厚實的美術學科知識儲備下,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現美、鑒賞美和創造美,不斷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美術學科素養。
二、優化教法使用,引導學生鑒賞美
鑒賞能力也是重要的美術學科素養,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的通過對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鑒賞活動,不斷的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意識,來進一步的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教師要積極的改變以往那種板書+口授的教學模式,轉而采用討論學習、情境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給予初中學生更加美好的美術學習體驗,讓學生在美妙的課堂去鑒賞和感受美術作品。例如,在學習了《熟悉的物品》小節內容時,教師不妨引導學生4~6為一個小組,一起來討論自己所熟悉的物品,并就物品是動態的還是靜態的、有哪些基本的特征、美在哪里等進行研究和分析,一起分享自己的觀點,共同來對這些物品的“美”進行分析和鑒賞,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美、品鑒美,不斷助力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地引入實踐活動。如在講授了《用心接觸自然》小節內容后,美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美好的大自然中,讓學生去和自然來一次深情的擁抱,不斷發現大自然的美,并自主地對這些美好進行品鑒,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樂趣,不斷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提升。
三、強化課堂互動,鼓勵學生創造美
我們不斷發現美、鑒賞美和感悟美,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更好地創造美做鋪墊的。美術教師要積極地借助課堂的有效交互來不斷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借鑒和吸收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個人體驗和生活閱歷來更好地創造美。一方面,教師要表達自己想要互動的意愿,并鼓勵學生在課堂積極的發言,讓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一起學習好的創作方法,分享自己的創作體驗,交流進行有效創造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在充分的課堂互動中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效提升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的舉行“互鑒互賞”活動,即將自己的美術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進行評價,并將優缺點進行記錄,被評價的學生則根據學生提出的建議進行有效的改進,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美術作品,從而不斷提升自己創造美的綜合能力,全面助力初中學生美術學科素養的形成和鞏固。
總而言之,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地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有效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夯實學生的美術知識儲備,全面優化課堂的教法使用,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鑒賞活動,積極強化課堂的互動交流,充分鼓勵學生醞釀美、創造美,進而讓高質量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助力學生審美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和提升,為其未來全面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陶蓓.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才智,2019(25):65.
[2]呂文博.走進生活,陶冶情操——初中美術教學探究[J].才智,2019(25):75.
[3]于超然.讓美術課成為美的享受——例談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策略[J].才智,2019(2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