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仲濤
摘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內容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有效的教學思想和方式,這對提高學生思想品質起著推動作用,與此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思想方法進行合理滲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教學
一、小學數學思維方式滲透的必要性
數學思維方式中包含數學的精髓,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數學思維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更加輕松愉快,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在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教師通常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還是比較注重學生數學知識概念的灌輸,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數學概念和知識掌握得很片面,很淺顯。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無法學到應該如何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因此,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滲透,使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時在腦海中建立起數學知識體系,能夠運用數學思維解決以前碰到的難題。
二、常見的數學思維方法
(一)分類規劃思想
分類規劃思想就是要求學生對于已學到的數學概念進行分類整理,抓住某些對象共有的特點和相似點對其進行分類記憶,對零散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做到對知識的全面了解。
(二)思維轉化
在思維轉化過程中是要做到將不同類的數學元素轉化為相同的元素,將復雜難懂的知識轉化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的知識,將數學難題分解化,增強學生逐步解決難題的能力。
(三)數形結合思維模式
數形結合思維方式是在數學這種圖像應用較強的學科中廣泛運用的。在數學中,數字和圖像的結合很常見,數形結合的題目也很常見。例如,函數與象限的結合,三角形與勾股定理的結合。很多數學題目運用圖像輔助解題時會使問題變的簡潔明朗,更加有利于學生對題目和知識的理解。
三、數學思維滲透的措施
(一)課前準備工作的完善
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首先做到對所教內容中存在的數學思維方式進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中做好對所教內容中包含的數學思維的解析,設計合
理有效的授課方法,創造相對來說較好的條件,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思維模式的滲透,進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有效全面的掌握數學思維方法和背景。
(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研究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必備。在新課標的要求中“數學教學不僅是把現成的結論知識點傳授給學生,數學教學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知識產生的原因,探索它與其他事物的聯系,在探索過程中形成概念、尋求規律、獲得結論。”。雖然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可能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授課語言的優美化、表達生動化、通過網絡軼事的穿插等,激發學生對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引入名人名言來增強數學教學過程的語言性。
(三)課堂有效教學提問環節改進策略
大部分學生雖然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但卻很少實際地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學生本身對教師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在課堂上不愿主動地進行思考,更別說主動地提出自己不理解或者存在困惑的數學問題了。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我國古代對于課堂提問的記載在《禮記·學記》中有: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木。課堂提問有著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和激發學生學習獲取答案的動力,鍛煉學生的思維敏捷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時發現教學漏洞等效果。在提問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快速搶答,在學生沒有準備的前提下鍛煉學生的思維與反應能力。在以往的考試結束后,很多學生都會抱怨解題的時間不夠,對于這種現象在平時的訓練中就應該注重時間的合理分配和短時間的反應能力。 “刨根問底”的提問方式可以指導學生層層深入的分析已知條件,分析題目所包含的考點并從已學知識中找出解決的方法。
(四)課堂中適時點撥,做到恰當的數學思維模式滲透
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樹立全新的數學思想,同時也要在數學教學當中的每一個階段有效滲透數學思想,然后結合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和社會發展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方案的有效設計。首先,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和解題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滲透思想方式,在學生解決數學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抽象概念背后蘊藏的思維模式,這樣做可以保證學生在學習課本與課堂內容時能做到思維的遷移和發散,對數學知識進行內化,逐步養成一定的數學素養。其次,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課堂互助式復習”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相互復習機會,讓學生攜帶所有參考資料和資源進行小組內相互交流,分享復習資料與心得,做到資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化。在數學解題過程中通過復習發現多道題的共同之處,使學生體會到“萬變不離其宗”的考題思路。在總結課堂內容時不只是要停留在溫習以前所學的知識,還要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做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使其更好的介紹新知識與新的教學內容。
四、結語
數學思維模式是一項比較系統性的工程,思維模式可能會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自身要做到加強數學思維模式的研究以及學習,時刻對教學規律不斷探索和分析,通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數學思維模式的滲透,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