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
【關鍵詞】 ?高中美術 鑒賞課程 情景教學法 實踐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3-063-01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如何講解作品,更要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其積極參與到課程中,挖掘他們的審美潛力,提高其對美的感受,并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幫助其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審美觀念。因此在美術鑒賞課中,要重視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鍛煉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提升其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和藝術素養,靈活運用情景教學法,引導學生關注美術與社會、人文以及自然的關系,擴寬學生的藝術眼界。
一、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的應用價值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雖然新課改在不斷推進,但是傳統教學觀念影響仍然比較深刻,有部分美術教師并不重視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學生不能從多方面來體會和認識美術學習的趣味性和價值,長期的繪畫和手工練習,會使學生產生疲勞感。而利用情景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在合適的環境中,提升對美術作品的感知能力,重新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在為其展示更豐富的作品,帶領去用心去感受時,學生也能從中感受美術更多的樂趣和價值,提升對學習的熱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推動美術教學順利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健全學生人格。在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通過更加科學和深入的引導,讓學生對美術作品中直觀傳達出來的美進行鑒賞,并站在藝術鑒賞的角度,掌握一些基本的鑒賞技巧。同時引導學生對作品創作藝術家的人生、情感、精神以及思想各方面進行了解,結合作品進行鑒賞,可以使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美術鑒賞中受到心靈感染和沖擊,幫助其樹立正確積極的生活觀,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二、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建多維度的情景,優化教學過程
。情景的創設要將美術的人文性、藝術性、歷史性、社會性等特點展示出來,將情感、自然以及智慧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進行美術鑒賞,開發其大腦,從而幫助其樹立追求人類文明的理念。同時,要調動學生的情感,以人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個體情感,從而促進其認知的發展。比如在學習意象藝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如果要形容人物美麗、大方、瀟灑等,你們會用什么詞句呢?接著讓學生欣賞《蒙娜麗莎》和《馬蒂斯夫人像》這兩幅作品,讓學生討論這兩件作品中對人物表達中蘊藏的情感,運用的藝術語言有哪些差異,可以從兩幅肖像中,看出主人公的什么性格或者特點。然后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引出意象藝術的概念,最后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意象藝術的國畫,自主進行鑒賞。
(二)結合生活創造情景,促進學生思維成長
新課標要求美術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讓其可以通過藝術感受生活,從生活中體會藝術的魅力。因此,情景教學法也要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利用生活來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來選擇合適的鑒賞作品,讓學生從祖國的山河、家鄉的文化角度出發,將美術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從更加寬廣的領域對學生的心靈進行熏陶和感染。比如中國的文人畫家通常會通過梅蘭竹菊或者山水來表達他的情操,比如王冕的《墨梅圖》,是借用墨梅、竹子來表達自己清高孤傲的思想。比如李樺的《怒吼吧,中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了解和搜集有關主人公生活的背景和一些事件,了解他的思想是在魯迅先生的作品風格影響之下形成的,從而能夠通過對當時社會情況去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通過這種對過去生活的探索和了解,不僅可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領域,還能夠在他們逐漸了解藝術家思想的過程中,深入思考,感知藝術作品背后所傳達出來的深刻含義。
(三)利用表演情景,增強直觀形象
美術鑒賞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鑒賞技巧,培養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和探索,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習俗,特別是在鑒賞我國的藝術作品時,要對學生正確引導,弘揚民族文化,從而培養學生對祖國、家鄉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涵養,這也是當前新課改目標之一。同時,可以利用表演情景,引導學生利用實物來還原名畫,激勵他們去嘗試和創造。比如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展示《奧利瓦雷斯公爵的騎馬像》、《拾穗者》、《最后的晚餐》等名畫,讓學生收集材料,用自己的方式還原這些名畫。通過表演情景讓學生更加仔細深入地去觀賞作品,通過動手實踐,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增強情感體驗、擴寬知識面等都有重要作用,在課堂中,創建有效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自主參與和探索的積極性,才能不斷促進鑒賞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標,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和想象力的培養,通過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吳仁荷.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實踐探索[J].高考,2018(30):109-109.
[2]張延春.探索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