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平
摘 ?要:孩子們在幼兒時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日后能夠有效學習與生活的關鍵,因此幼兒教育在各個階段的開展必須遵循以孩子的健康為主要指導方針。所以教師在對孩子們進行教學時,不能夠過于片面地重視幼兒階段的智力開發,教師也需要注意到孩子們在當前階段的身體素質的發展以及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長。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到審視自身在對孩子們所采用的的教學理念是否能夠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對于已經不能夠適應當前階段的理念,教師要及時剔除,以此實現幼兒在當前階段的健康發展。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積極地拉進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及時了解孩子們的心理動向,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加強幼兒在當前階段的健康成長。最后教師需要同家長一起,為幼兒筑建良好的健康成長環境。
關鍵詞:幼兒教育;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在幼兒階段對學生開展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兒在身心方面的成長。所以教師在這一階段需要做到端正自身教學態度,將幼兒健康教育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去。同時教師需要有效地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讓幼兒能夠充分表達自身的想法,教師通過聆聽孩子們的心聲來對幼兒進行疏解與排導,最后教師需要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積極地聯系家長方面,實現家園共育的教學模式,實現幼兒的健康成長環境的構建。
一、更正教學理念,落實幼兒健康教育
雖然現在教師已經意識到身心健康對幼兒的發展極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舊是偏向幼兒在智力方面的開發,讓孩子的健康教育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將幼兒的健康教育落實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真正地理解到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幼兒在當前階段的有效發展,實現幼兒教育在當前階段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例如,教師在開展幼兒階段的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健康教育對于幼兒的重要程度。以此針對幼兒階段的健康教育進行有效的規劃與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開展,讓幼兒能夠在身體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鼓勵幼兒之間的有效交流,讓幼兒能夠交到新朋友,與朋友一起進行有效的健康鍛煉,實現幼兒健康方面的強化,讓幼兒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與進步。
二、加強師生關系,強化幼兒健康教育
教師在對幼兒開展教學時,由于幼兒身體條件的限制,在開展健康活動的時候,需要教師對其開展有效的教學指導。但是,一方面幼兒的心理較為敏感,不能夠準確表達自身的想法,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有時過于嚴厲,導致教師無法深入了解幼兒心理,不能夠及時發現幼兒的心理動向,無法及時解決幼兒的心理問題。所以教師針對以上情況,需要教師主動與孩子們之間拉進感情,通過朋友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教師也就能夠及時掌握助學生的心理動向,并指導幼兒進行疏解,以此加強在當前階段幼兒的發展與進步。
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時,需要以預防為主,教師通過對孩子們心理活動的有效掌握,及時地引導幼兒的心理活動建設,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來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對教師敞開心扉。比如,教師可以先與學生一起進行你畫我猜的游戲,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之前進行談心,及時把握住這種機會,及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了解到幼兒所想,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在健康方面的有效成長。
三、注重家園共育,實現健康環境構建
幼兒方面的教學不是教師單方面的教學,而是需要通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互動實現孩子在幼兒教學中的發展與提升。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地聯系家長,實現家園之間的共同教育,以此實現健康環境的有效構建。因此需要教師在幼兒階段的教育中取得家長的配合,深入對幼兒進行健康方面的教育,保證幼兒能夠在一個良好環境下實現心理與身體方面的健康成長。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家長之間取得有效的聯系,以此實現幼兒接受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促進孩子們在當前階段的學習與發展。比如,教師在家長會開展的過程中為學生家長進行幼兒健康方面的有效指導,并與家長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針對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及時解決與幫助,以此保障幼兒在家庭之中也能夠接受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實現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讓幼兒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乾玉,周玉娟.關于幼兒健康行為習慣培養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9(17):118-120.
[2]吳彩萍.加強園本課程建設? 促進幼兒健康成長[J].基礎教育參考,2019(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