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作文教學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如何在教學過程當中使學生能夠充分地認識到作文學習的重要性和提高學生掌握作文學習的要點,是很多教師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從身邊的事例來進行感知,提高對語文積累的能力,從而運用于作文寫作當中,提高寫作的質量。本文就以如何讓作文教學有效地進行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作文教學;素質教育;學習興趣;創新教學
一、 引言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枯燥的作文寫作學習,內容假大空,無法積極地進行作文學習。所以教師要認識到這一教學模式的弊端,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拓展和提升。使學生能夠了解寫作的優勢,并且進行主動的學習和探究,使學生掌握寫作的模式,從而進行提升和創新。
二、 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將寫作作為自身的一種愛好來進行學習,寫作就有趣了。像何捷老師在語文榕里開設的作文游樂場,就把猜拳制勝秘籍,包子和漢堡,紙巾盒里的故事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作文教學的教材,讓學生耳目一新,原來作文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原來生活當中的這些內容都可以寫進作文中。孩子們感受到作文原來是這么的有趣,寫作文就像是玩游戲,就像在游樂場里,這樣的作文來自學生的生活,他們寫出來的作文就取材于他們的生活,富有童真童趣,也就不怕作文沒話寫,沒有題材寫,盡寫假話、空話或者大話。提高學生的習作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身于寫作訓練當中,從而在這一過程當中得到訓練和積累,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三、 開展生活化教學,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過程當中,要以生活作為寫作的源泉,讓學生充分地了解生活,并且走進生活,親身體驗生活。學生在生活當中感受到良好的事物,要及時地記錄下來。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寫狀物類文章《我的文具盒》,然后要求學生拿出各自的文具盒,也可以教師展示出一個文具盒,根據文具盒的特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觀察。教師進行引導“同學們,你們看一下這個文具盒的總體形狀是怎樣的?多高?多長多寬有什么圖案呢?應用的哪一些顏色文具盒共有幾層?每一層的構造是怎樣的?對你來說文具盒有什么好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分析和觀察,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技巧。開展生活化寫作練習,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文章更具有鮮活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要多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親近自然,融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抒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四、 尊重學生個性特點,拓展學生思維模式
教師要以學生作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積極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邏輯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前的教學我每周都會布置一些日記、周記讓學生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同學真實的想法不敢表達出來,怕老師知道,怕同學笑話!因此它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后來我嘗試著讓孩子自由進行小說創作。今年我任教的503班同學,在教學《遲到》這篇課文后,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試試鼓勵孩子們進行自由創作!于是我有目的地引導他們去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并且告訴他們這個故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20世紀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你們也可以模仿進行小說創作,小說的原型可以是你自己,也可以是幾個人集中起來。沒想到班級里就有幾個同學開始動筆,而且這幾個同學作品很快就有很多同學爭相借閱,并在小說的后面簽名愿意成為他們的粉絲。一石激起千層浪,于是我趁熱打鐵,在班級里讀他們的小說,這一鼓勵,很多同學都躍躍欲試。我告訴他們,在《西紅柿首富》里想請巴菲特吃一頓飯要花上幾千萬,在我們班級里面,愿意,樂意寫小說的同學,有各種機會可以獲得和老師共進午餐的機會,比如你的小說是寫得最多的,你的粉絲是最多的,或者我們抽出來的幸運讀者里有你的名字等,你們都有機會。你帶上老師,老師帶上錢,就可以了。這一鼓勵班級有56個孩子,兩個星期后有42個同學開始動筆,而且孩子們的創作激情還在升溫。我想一一不管孩子們文章寫得好不好,文筆如何,只要他們愿意寫,想寫,愿意表達,想表達,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他們能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總有一天他們會有自己有個性化的作品出現。寫作文是一件勇敢的事情。
五、 引導學生積累優美詞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由于語文是一門基礎性語言學科,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寫作學習的過程當中,要增強學生的積累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良好的詞句時,要進行記憶和積累,增強自身的語文學習素養,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要多讓學生進行閱讀學習,給予學生閱讀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化閱讀。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進行推薦,使學生能夠將閱讀作為自身的一種愛好來進行提升,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積累更多的文學知識,從而運用到寫作過程當中,使作文文章更具有邏輯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閱讀對于寫作有著巨大的作用,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個特點,積極地進行延伸。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幫扶,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監督和競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趣味化的閱讀書籍,使學生能夠將閱讀轉變為自己的習慣來進行拓展。在日常生活當中,教師也要與學生家長積極地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生活當中的日常狀態,使學生能夠,在家庭當中得到家長的科學引導,在生活當中注重積累,提高對生活的體驗感,為作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六、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時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愿意寫,有話寫,想寫,會寫,從而讓作文教學更有效地進行。
參考文獻:
[1]宋佩群.新課程背景下語文作文教學障礙分析及其應對策略[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
作者簡介:
陳美玉,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福煉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