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數學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的教師來說,在計算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需要著重探究的內容,如何能將算理和算法有效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在計算的過程中領會真諦,增強運算能力,提升運算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計算時間和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力提升;計算能力
小學是學生們接觸接觸數學的初期,它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們的學習方法與能力,幫助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序進行。現在的數學教育要求我們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我們在教授數學計算題的時候不難發現,學生們往往是只記住了數學公式和運算道理,但是沒有理解其真正的意義,也沒有掌握具體的運算方法,雖然學生把公式記得牢牢的,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卻不能合適的選擇,因此計算能力遲遲得不到提升。
一、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面臨的現狀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計算能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探究合適的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這時就需要將算法及算理進行有效結合。所謂算理,即在計算過程中所蘊藏的計算道理,同樣也指的是在計算過程中的思考思維方式;而算法指的就是計算方法。只有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對學生在計算問題中產生深層次的培養和鍛煉。
1. 現在小學生在運用分配律,交換律,結合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優先級而犯下低級的錯誤,這就是運算定律沒有正確的理解造成的。
2. 部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只教學生們推理公式,卻沒有告訴同學們該在什么樣的情境下來合理運用。這樣同學們在遇到稍微具有理解意義的題目時,就會無從下手。
二、 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算理和算法相結合的重要性
運算定律是算理的一大體現方式,就是在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找出問題的核心觀念來分析問題。三年級還沒有學習運算定律的時候老師們要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給學生們了解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對這些概念有基本熟悉以后再讓學生們逐步去了解乘法分配律,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們去掌握運算規律,而是起到一個理解的作用。在四年級我們真正的學習到各種運算定律的時候通過字母表示,能夠讓學生們迅速的掌握這些運算定律也就是算理的用法,為后續的擴展知識起到了促進的作用。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僅在于讓學生們學會算理所代表的結果,同時也要掌握做題的數學思想和運算方法。掌握數學思想在后續的思想發展上面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數學是一個靈活的學科,需要把掌握的知識通過合理的變化去解題,這就是在掌握了計算道理后能運用合理的運算方法進行計算題的解答。對于加法交換律來說,學生們在平時經常見到例如5+7=7+5,11+40=40+11,見到這樣的等式以后學生們就會自己總結出規律了解到加法中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是不變的,可以通過字母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一過程在學生的思想上是一個質的提升。算理是前人在嘗試了無數次的運算后總結出來的,我們不能只學習算理,更要利用算理正確的理解算法、運用算法,讓學生們從思想上理解,并且在不同的環境下進行不同方式的運算。
三、 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算理與算法的有效結合策略
“算理”與“算法”要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落實新課標的計算精神,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們理解計算的意義并且學會計算的方法。在教材的編排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算理”就是讓學生們明確為什么這樣列式,為什么要這樣計算的一個道理;但是“算法”是分成了怎樣列式和怎樣計算的具體操作步驟,所以,我們要將“算理”和“算法”有效地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方式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們體驗計算的能力提升和數學素養的整體拔高。
例如:在研究“池塘中一共有多少只天鵝?10+2怎樣計算”時,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首先,用正方體擺:先擺10個(10是一個整體),再擺2個,數數發現是12個。其次,用教學用具正方體擺:先擺5個,再擺5個,再擺2個,先把,5個和5個合起來就是10個,再加上另外的2個,是12個。還會用小棒教具進行擺放,已知一捆是十根,再擺2根小棒,就是10+2,一共是12根。在以上的舉例當中,學生們口頭表達的過程就是算理的過程,而學生們思維的不同,算理的過程也是不同的,當然也會影響算法的相對性。
在班級交流時應該采用這樣的順序進行反饋發言。
第一,用教學用具正方體擺:先擺10個(10是一個整體),再擺2個,數數發現是12個;
第二,數數:心里想著10,再數上2個,就是11、12;
第三,用小棒擺:先擺一捆小棒,表示10,再擺2根小棒,就是15根小棒;
第四,用學具正方體塊擺:先擺2個(10分成了5和5),再擺2個,先把5個和5個合起來就是10個,再把10個和2個合起來,是12個;
第五,口算:先算5+5=10,再算2+10=12。
通過這樣算理和算法的不同結合方式,可以提升運算方式的擴充能力,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算理”,如何準確尋找“算法”,借助教學用具進行的直觀過渡,讓學生們的運算能力得到提高。
四、 小結
通過讓學生掌握算理與算法的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已經成為現在教學要求。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算理和算法的方式研究,用最合理的結合方式教會學生計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教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蔣明曉.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0):133-134.
作者簡介:林麗婷,福建省龍海市,福建省龍海市石碼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