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改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近年來,高中英語教師應新教改要求,不斷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本文對核心素養進行了簡要分析,對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出了幾項建議,希望對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目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而高中階段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也主要靠各學科的基礎課堂教學。因此,各學科教師對課程的展開都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相應的學科內容,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和必備品格。其中,核心素養的概念包括數學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英語核心素養等。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就要深刻理解英語核心素養的內涵,從理論和操作雙層面開展對英語核心素養的研究,以求可以更好地將其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內涵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要在各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必需的能力與品格。核心素養的研究,主要是在對學生進行各階段的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這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提升我國教育在世界中的地位的迫切需要。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一) 語言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是高中教育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的核心,主要包括聽、說、讀、寫和語言運用。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意識,對英語與思維、文化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其次就是培養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構建,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英語進行一定程度的表達;再次,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對不同題材的英語書面語進行理解;最后,就是要求培養學生運用英語來構建人際關系的能力。
(二) 思維品質的培養。
思維品質的培養,是高中階段核心素養培養中最重要的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高中教育中最重視的也要是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在語言學科的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師就要注重借助思維,來進行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三) 文化品格的培養。
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文化品格的培養,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甚至跨國界交流能力的作用,其重要性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中生在英語課中不僅能學到有關的英語語法,還能接觸到大量英、美等地區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現象,了解其他民族的發展歷程和現狀等。通過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幫助學生提升其文化鑒賞能力和文化認同感。
(四) 學習能力的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經濟多元化以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逐漸受到重視。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只局限于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教授,而是要培養學生對于學習的意識和態度,讓學生可以從根本上認識到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對學習成就感的體驗,提升其持續性學習的能力。
二、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 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既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教學手段的單一,使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豐富、創新自身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為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針對聽、說、讀、寫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特征,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例如,《Earthquake》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是先播放一個有關自然災害的短片,讓學生對自然災害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再讓學生試著寫出短片中所提到的自然災害,最后讓學生對這些自然災害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學生,對所出現的英語詞匯的運用錯誤及時進行指正。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新的詞匯,還能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 加強交際,培養學生不同文化認識
語言是各種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交際是語言的培養與訓練,所以不同文化意識的培養就更需要交際來實現。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材以外的網絡信息資源的運用,對于加強學生的交際來說更加的方便、快速。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可以突破以往面對面交流的限制,在課堂教學中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與國外的“面對面的虛擬”交流,以此來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識。例如,在進行《School Life》中reading板塊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關國外學校教育的網址,讓學生在進行查閱的過程中擴大學習視野。之后,還可以借助學校的一些資源,讓學生在社交平臺中與國外的學生進行視頻互動交流,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到國外學校的校園生活。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對不同國家的文化形成對比,促進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識。
(三) 兼顧課堂內外,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的培養與提升,不僅要依托教材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還應該注重對課外學習資料和活動的搜集與運用,達到內外結合的效果。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還要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兼顧課堂內外兩方面,將課外知識與課內知識相結合,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例如,在講解《Earthquake》閱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事先利用信息技術搜集一些有關自救行為的視頻,在課上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根據對視頻中自救知識的了解,在學習教材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學習一些自救知識。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創造性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進而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順應我國和世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圍繞核心素養來進行教學設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是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需要。本文篇幅有限,希望有更多的外語界同行關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更好地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獻計獻策。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徐亞萍.培養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6(12):18-19.
[3]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6-7.
作者簡介:
陸德明,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