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成
摘 要:小學科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實踐性,其教學目的即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德育的有效滲透。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主要探討了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合理滲透德育的方法與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踐性;德育滲透
新課改背景下大力提倡: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了解科學技能,也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思維,能夠形成正確的科學認識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能夠利用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更好地解決現實中的科學問題。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滲透德育,這樣一來,可以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一、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實現價值的內化
新課改大力提倡,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在此情境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結合科學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形成積極學習的態度,可以主動地投入科學知識的學習中,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各種認知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實現價值的內化,也能有效地促進德育的合理滲透[1]。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植物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講解植物的生長規律、基本特點與結構等,另外也要組織學生到校園中對植物生長情況進行觀察,了解到由于學生的不良行為導致一些植物死亡,從而使得學生的內心受到觸動,使其充分認識到每一株植物都是具有生命的。要尊重每一條生命,要真正地愛護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回到教室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一些人們亂砍濫伐、對大自然構成破壞的圖片或者視頻,為學生播放旱災以及沙塵暴等圖片,從而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那么人類也將會受到一定的懲罰。所以,就要真正地熱愛大自然,愛護一草一木,從自身做起,樹立較強的環保意識。又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有關食物鏈的知識時,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每個小動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人類的小伙伴,我們要關愛保護動物,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生態平衡,青山綠水。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也可以使得學生將所學的科學知識達到內化,最終達到德育的目的。
二、優化教學方法,滲透德育
小學科學課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與操作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結合實際狀況,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合理地滲透德育。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放大鏡的相關知識時,假如單純地從課程內容方面入手,好像難以開展德育。然而,如果選擇了合理的教學方法,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實現德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有效的激發,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掌握放大鏡的放大特性,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數量的放大鏡,引導與鼓勵學生能夠對不同的物體進行觀察,使其了解到放大鏡和物體表面的距離發生改變,那么觀察到的圖像也會發生變化。之后,再引導學生對觀察的結果展開深入的討論與研究。假如觀察得非常細致,那么就可以得出結論,即放大鏡聚光的基本特點和超出焦距以后圖像會呈現倒立;假如學生的觀察不夠細致,那么學生僅僅能夠發現放大鏡可以將物體放大。對于學生給出的不同答案,教師要進行點評與總結,并且要對學生滲透德育。針對觀察非常細致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表揚:同學們觀察得非常細致。通過這樣的實驗也充分地體現出細致認真的觀察、深入的研究與思考、積極主動的探索都是非常優良的品質。而且必須要不恥下問,不斷地刨根問底,最終才可以發現科學原理,學習到更多的科學知識,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這是每位學生都應該學習并且做到的。又如,在為學生講解有關巖石構造的知識時,有條件特別是地處農村山區的學校,教師要親自帶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進而全面地了解巖石的成因與礦藏價值,從而使得學生充分認識到必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這樣才能造福于人類,推動人類的更好發展。
三、進行科學評價,引發自我思考
在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中,評價是一項重要的環節,其具有導向的功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發揮對學生的導向作用,如此一來,才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德育的目的[2]。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大家對科學實驗的觀察非常細致,能夠找到非常細微的地方?!蓖ㄟ^這樣的評價肯定了學生的努力,另外也讓學生明確地認識到在科學實驗中進行細致觀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對每個細微環節進行嚴密的觀察。此外,教師也可以采用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假如你們可以……就能夠……”通過這樣的句式,就可以提出一些導向的內容,充分發揮導向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科學知識的學習獲得更加健康、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良好的引導與教育,可以進行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教育。
總之,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實現對學習模式與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與創新,要能夠在實際教學中合理地滲透德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更好地達到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玉玲.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有效嘗試[J].教師,2017(16):108-109.
[2]韓婧.德育滲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3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