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勝
摘 要:幾何概念是小學數學概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主要內容。掌握正確的幾何概念,是學生學習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知識的基石,也是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前提。幾何概念較為抽象,對于以具象思維為主要形式的小學生來說,在理解和掌握幾何概念上都有很大難度。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重視幾何概念教學。通過分析小學數學中幾何概念教學的課堂實例,探究能夠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幾何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概念;有效策略;空間思維
傳統的小學數學幾何概念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概念的形成過程,單純地將概念灌輸給學生,學生通過機械性記憶背公式、定理和法則。這樣的教學方式沒有將概念的本質講述清楚,導致學生無法對概念形成長效記憶,也就無法將概念應用于實際數學問題當中。面對此種現象,為了提高小學數學幾何概念的有效性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一、創新概念引入方式
教師應當采用直觀引入、計算引入、舊知識引入相結合的方式,對幾何概念進行引入。首先,直觀引入是指教師通過實物圖像的直觀性,將幾何概念與學生熟悉的物品相聯系,形象地引入新的幾何概念。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由表象到內在聯系、從簡單到復雜逐漸發展,其思維方式也是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漸轉變。教師要深刻認識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采用適當的概念引入方式。例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對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列舉出蝴蝶、蜻蜓、京劇臉譜、飛機等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實物,讓學生通過總結這些實物的共同特征,深刻理解軸對稱圖形的含義。其次,計算引入是指通過計算讓學生接受幾何概念的方式。例如,在講解圓周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五個不同大小的圓,并且計算其中四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讓學生通過比較,發現比值的規律,并且推測第五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在計算和推測結束后,教師順勢引入圓周率的定義。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將計算過程與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形成相關的概念。最后,有些數學中的幾何概念會與舊知識之間存在聯系,教師應當將學過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基礎,進一步強化概念。例如,在講解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回憶長方形面積的定義和計算方法,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先觀察長方體各個面的特點,從而引出長方體表面的定義和計算過程。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明確了新概念,鞏固了舊概念,也讓學生了解新舊概念的內在聯系。
二、加深學生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
小學數學幾何概念是客觀現實中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學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過程就是對其本質屬性的理解過程。教師應當加深學生對概念內涵與外延的理解。第一種方法是抓住概念中的關鍵詞。幾何概念在語言表述上十分精確,每一個詞語都經過反復的論證。但是,這些理論化偏重的詞語正是學生的理解難點。所以,教師要抓住這些關鍵詞,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這些詞語。例如,對于平行線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其中“同一平面內”是學生較難理解的詞語。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硬紙板和兩支筆,讓學生將硬紙板想象成向四面無限延伸,形成一個平面,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將兩支筆并列放在硬紙板上,說明兩支筆同時處在硬紙板這一平面內。接下來,將一支筆抬高,脫離硬紙板,這時兩支筆就不在同一平面內。學生在理解“同一平面內”這一詞語后,會進一步理解平行線的概念;第二種方法是改變概念的非本質屬性,保持本質屬性不變,促進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高時,教師講解完高線的畫法后,分別展示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讓學生通過三角形高的概念畫出這三種三角形的高線,接著變換三角形的擺放角度,再次進行訓練。通過不斷地練習,學生加深了對幾何概念的理解。
三、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概念的能力
小學數學幾何概念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能夠正確選擇概念,并且靈活運用概念進行推理、判斷、計算等,能夠運用概念解決實際問題。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初步理解的概念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通過實際的例子,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完“圓柱的概念”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的圓柱體,通過學生列舉出的例子,教師要分析學生對概念的掌握程度,進而查漏補缺,完善學生的概念理解。其次,教師可以將概念與圖形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畫圖清晰概念的本質。例如,在講解完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并在圖形上表明腰和底的長度。最后,教師要將幾何概念延伸到生活實際當中。幾何概念來源于生活,也應回歸到生活,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運用幾何概念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解完圓的面積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計算一棵樹的橫截面積,學生自行決定需要測量的量,并且進行自主計算。
綜上所述,在小學幾何概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采用創新且多元的概念引入方式,引導學生全方位理解概念,培養學生運用概念的能力,通過不斷地練習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記憶,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
參考文獻:
[1]丁菊秀.探究小學數學如何進行幾何圖形概念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5):86.
[2]狄瑛.淺談小學數學幾何圖形概念的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4):197.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數學幾何概念教學的有效性研究》(GS[2017]GHB0127)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