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愛蓮
摘 要:一個班級中良好的班風與濃厚的學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無論是班級中良好班風的形成,還是濃厚學風的形成,都與班主任工作密不可分。為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教師必須要熱愛學習,在不斷學習中更新理論;熱衷交流,在彼此交流中借鑒經驗;勤于反思,在深刻反思中揚長避短;家校合力,在家校共育中齊抓共管以及注重評價,在有效評價中指明方向等。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圍繞上述幾個方面展開淺顯論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
有人說:“孩子就好比是一張白紙,如果不給他們畫上美麗的圖畫,那么,他們就很有可能遇墨即黑。”而教育就是在孩子這張“白紙”上面涂上美麗圖畫的基本方式。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教師的作用更大。毫不夸張地說,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對于一個班級中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于每一位小學班主任而言,為了著力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成效,必須要想方設法探索與優化班主任工作策略。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班主任工作實際,淺顯談一些對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熱愛學習,在不斷學習中更新理論
在小學班主任工作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或多或少地會遇到各種棘手問題。為了更為徹底、更為有效地解決這些棘手問題,班主任教師必須要尋找理論支撐與現實依據。唯有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班主任教師才能有效解決各種棘手問題。
正因為班級管理知識在提升班級管理工作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小學班主任教師必須要熱愛學習。唯有在不斷的學習之中,班主任教師才能與時俱進地更新自身的理論知識。而隨著班主任教師理論知識的更新,其能力也就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比如說,在教育信息化時代,班主任教師可以關注一些與班級管理工作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在這些微信公眾號中會隨時推送一些與班級管理工作相關的文章。通過閱讀這些文章,班主任教師就可以及時學習一些與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相關的理論知識。
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自行征訂或購買一些與班主任管理工作相關的期刊或教育專著等。班主任教師通過閱讀這些期刊或教育專著,就可以及時更新自身理論知識,并從中借鑒一些班級管理方面的成熟經驗等。
由此可見,為了有效解決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棘手問題,班主任教師必須要熱愛學習,將學習班級管理知識作為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的一種制勝法寶。
二、熱衷交流,在彼此交流中借鑒經驗
有人說:“交流與學習,這是提升與發展所需的亙古不變的條件,對于國家如此,個人亦如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有效解決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班主任教師不僅要依據科學的理論知識,還要根據成熟的管理經驗。而如果班主任教師僅僅局限于自身的工作積累經驗,那么,其積累的經驗必定也就會是有限的。
蕭伯納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這位班主任教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積累了這樣一種經驗,那位班主任教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積累了那樣一種經驗,顯然,他倆各自有一種經驗。但是,如果他倆相互溝通、彼此交流,那么,他倆都會擁有兩種經驗。正因為如此,每一位班主任教師必須要熱衷于線上與線下的交流。通過線上與線下的交流,每一位班主任教師就會積累更多的成熟經驗,而這些成熟的經驗又會成為他們解決班級管理過程中各種問題的一種利器。
例如,小學班主任教師可以加入一些“三通兩平臺”中人氣較旺的班主任工作協作組。在這些班主任工作協作組中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分享一些闡述班主任工作經驗的理論文章。不僅如此,協作組管理者還會圍繞這些理論文章發起一些話題。協作組其他成員在圍繞這些理論文章討論交流的過程,也正是他們積累與交流經驗的一個過程。
再如,班主任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政教處組織的班主任經驗工作交流會。仔細聆聽與認真學習身邊的班主任教師在管理班級方面的成熟經驗與有效做法等。當然,在這樣的班主任經驗分享與交流會上,班主任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自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請求其他同仁幫助解決等。
當然,班主任教師除了要在線上線下與同仁交流之外,還要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與一些名師型、專家型班主任交流,據此更快地促進自身的專業化成長。
三、勤于反思,在深刻反思中揚長避短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唯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才能更為清晰地認識自我,才能在今后揚長避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對于班主任教師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班主任教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肯定也會出現一些想得不夠周全、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如果班主任教師能通過反思及時認識到這些不周全的方面、不到位的地方,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教師就能夠想得更為周全,做得更為到位,班主任工作也就能夠做得更好。此外,在不斷地反思過程中,班主任教師還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優勢與長項,如好的方法,好的思路等。當班主任教師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之后,他們就會運用這些優勢更好地管理班級。
比如,班主任教師在處理完班級中的一些瑣事之后,絕對不能夠就此“善罷甘休”。相反,教師必須要動態觀察后續的表現與情況。班主任教師不僅要認真觀察班級中各種事件處理之后的后續表現與情況,還要深刻反思自己所采取的方法或策略是否有效,效果如何,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等。在這樣的觀察與反思之中,班主任教師管理班級的能力就能得到循序漸進地提升。
由此可見,班主任教師勤于反思,不僅能夠積累成熟的班級管理經驗,還能夠在深刻反思中揚長避短形成新的班級管理理論知識。
四、家校合力,在家校共育中齊抓共管
有人說:“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最早的啟蒙老師。”而這,也正就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于班主任教師而言,為了更好地做好班級工作,必須要全力做好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工作。班主任教師唯有想方設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與協調工作,學生才能在教師與家長的齊抓共管之中變得越來越優秀。
現如今,人們溝通的方式越來越多,溝通的效率也越來越高。因此,班主任教師不妨巧妙地利用各種溝通方式,著力暢通家校溝通渠道。而隨著家校溝通渠道的暢通,班主任教師與家長就可以齊心協力“掐滅”學生在成長之路上的不良苗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比如,班主任教師可以組建一個班級微信群或QQ群等。在這些班級微信群或QQ群中,班主任教師可以及時分享一些在學校開展各項活動的圖片、視頻等。或者班主任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圖片和視頻制作成美篇,為這些圖片和視頻配上優美的音樂和貼切的文字。每一位家長通過這些圖片、視頻和美篇等,就可以管窺每位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各種表現以及學校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等。如此一來,家長就可以和學校同步,即在家中進一步鞏固學校相關教育活動的成效。
除此之外,學生家長也可以分享一些學生在家中的優異表現或不足之處,進而將班主任教師與自己齊心協力,及時糾正學生的各種不良習慣。與此同時,班主任教師也可以和學生家長一起發揚每一位學生的優點,進而讓學生的這些優點成為他們身上永遠的“閃光點”。
得益于教師與家長對學生的齊抓共管,學生就會逐漸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而這種良好的習慣又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五、注重評價,在有效評價中指明方向
評價是教師施教的一種重要手段。評價就好比是教師手中的一根無形“指揮棒”,能夠指引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班主任教師一定要聚焦學生在日常班級生活中的各種表現,用好評價這根“指揮棒”,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富有成效的評價。
竊以為,為了更好地發揮評價的作用,班主任教師既要深諳各種評價策略,又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表現。唯有如此,班主任教師才能依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采取正確的評價策略,對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評價。那么,班主任教師怎樣才能做到深諳評價策略呢?這就要求班主任教師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學習一些與評價策略相關的理論知識。
比如,班主任教師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些與評價有關的學術文獻。以這些學術文獻中的相關理論為支撐,教師就可以圍繞學生的具體表現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評價策略,評價的實效性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另外,班主任教師還必須要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即班主任教師要透過學生的各種實際表現,看到各種表象之下的本真,聚焦這些“本真”,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恰如其分地評價。
例如,某學生以前在課間經常追逐打鬧,現在他會利用課間十分鐘時間看一些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對此,教師要及時予以表揚,讓該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課間追逐打鬧是不對的,而閱讀課外書籍才是一項有意義的課外活動。
再如,有些學生在教師面前說話時,總是唯唯諾諾、不敢出聲。事實上,這些學生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他們不夠自信。基于此,班主任教師在日常要抓住時機,多給予他們鼓勵,逐漸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不難發現,以教師的評價為行動指南,每一位學生就會明白在班級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如此一來,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也就會得到顯著提升。
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既是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又是學校工作的落腳點。班主任工作做好了,一個班級就能夠形成良好的班風與濃厚的學風。在良好班風的熏陶下,學生就會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在濃厚學風的熏陶下,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每一位班主任教師都必須要在班級管理方面想辦法、做文章、下功夫,全力塑造良好的學風和濃厚的班風,據此為學生營造一片健康成長的班級新領地。
參考文獻:
[1]張兆輝.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35):386.
[2]高云珍.家校合作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的探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5(2):4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