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前沿技術手段,微課憑借獨特的優勢在教育領域得到了普及和廣泛運用。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小學數學處于打基礎的階段,教學內容可能相對枯燥,對于小學生而言相對復雜。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當中僅僅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接受,進而影響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而將微課引入數學教學當中,則能夠充分調動課堂氛圍,推進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切實提升教學質效。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一、微課教學優勢
所謂微課主要是指以某一知識點為核心制作微課視頻,借助短視頻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充分體現小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具有以下幾點優勢值得關注:
首先,作為一種經實踐證明對于教學質效的確有著非常重要促進作用的教學模式,微課對于幫助學生把握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等都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能夠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為學生的課后學習提供技術支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其次,微課以短小精悍為特點,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更生動地展現知識點,且針對性相對較強,有利于化繁為簡,提升教學質效。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模式,節約本就有限的課堂時間,和學生之間形成互動,實現教學相長。
最后,微課教學能夠提升知識點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效和學生學習效率。
從當前實踐效果來看,微課的確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同時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具有比較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微課技術支持下,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知識,還可以將其課后帶回家學習。例如,在講解“摩擦起電”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通過錄制微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帶回家學習,并且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讓學生對于“摩擦起電”有更加深入的認知。通過將微課教學模式和實驗教學模式相結合,能夠切實發揮好二者的積極作用,以全面有效地提升教學質效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采用微課教學時,同樣需要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進行有效把握。如,在講解厘米、分米與米的相關知識點時,大部分教師都主要將精力投入在培養學生對于上述三個知識點的換算能力方面,而如果只是停留在換算階段,顯然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微課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理解的進一步深化,因此,如何進一步發揮微課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質效的促進作用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二、合理利用微課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1.引入微課有效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數學課程相較于小學英語、小學語文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究其原因在于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比較高的智力水平,不然對于部分難度比較大的數學知識理解起來有困難。小學數學對于邏輯思維的要求比較高,若仍然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增強課堂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比如引入微課教學方式,通過短視頻、圖像、色彩等元素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和沖擊,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當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探索數學知識,對學習數學養成學習興趣。在今后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思想,充分發揮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引導作用,切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2.巧用微課對學生邏輯思維進行培養
在學習小學數學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碰到一些需要比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的數學問題,面對這些數學問題,由于小學生普遍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數學知識水平有限,經常感到非常棘手,甚至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對于大部分小學生而言,由于生活閱歷還非常有限,邏輯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因此,應當以形象思維為主,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將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具體化的問題,化繁為簡,逐步培養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教師不應僅僅是講用底乘高即可,而應當是用微課的方式講解割補法,幫助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進行理解,幫助學生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和長方形的面積求解相結合,加深學生認知和理解。
3.活用微課講解重難點知識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當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非常辛苦,然而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致使學生的成績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學生仍未能夠對課本當中的重難點進行深入認識和學習,部分教師在教學工作當中,為了追求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而對于重難點不會花費更多的時間予以講解,深入細化的程度不夠,導致部分小學生對于這些重難點仍然是一知半解。這種情形之下,教師可以將微課教學模式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課程當中的重難點更加生動和形象。微課短小且精悍,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重難點,加強對重難點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觀念,引入微課教學模式,以真正發揮微課教學對于改善小學數學教學質效的積極作用。而為了進一步發揮好微課教學對于改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效的重要作用,就應當進一步加強策略研究。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正視微課的重要意義,發揮好微課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幫助講解課本當中的重難點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才能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劉建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利用研究[J].學周刊,2019(13):116
[2]甘增桃.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引導學生思維的策略闡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4):126-127.
[3]孟凱.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14):35.
[4]于秀英.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13):105.
[5]劉建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利用研究[J].學周刊,2019(13):116
作者簡介:張平,男,漢族,1966年5月出生,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人,中師學歷,一級教師,現任定西市安定區新集中心小學數學教師,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