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鋒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初中數學課堂的重要教學方式,努力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是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效益的重要途徑。將小組合作學習置于生態課堂的視角下,可以得到更多發現問題的視角。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策略研究
在現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分組學習已然成為新常態和新趨勢,但在我們教育過程中不僅應關注合作的形式化,更應該重視合作的有效性。雖然關于研究小組在研究方面的有效性有無數研究方案,但其中許多都是從學術的角度開展的,是從邏輯角度進行研究的,沒有對學生的實際進行研究。本人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認為研究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學習合作的效率。搜索相關文獻,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文章都沒有這個標題,并且有很多文章與學生的事實分開。要確實從學習法和學習生態學入手,才能得到更好的研究成果。本文試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實效性差
數學中有很多問題適合小組合作。但是,在實踐中,如果教師組織不合適或者沒有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那只是學生之間的討論。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常常出現只是學生之間混亂討論,并沒有老師參與其中,以幫助學生把握討論的方向,沒有形成整體性,這已然成為合作討論小組的最大弊端。大多數學生沒有完全參與或沒有說一句話,這會浪費很多時間并且影響不大。因此,在組建分組時,教師必須合理進行小組成員劃分,教會學生互助學習的方式,并有效地組織學生在實踐中進行商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參與感。
2.教師的問題設計不夠合理,不能有效掌握開展小組合作的時機
在教學過程中,作為知識傳授者應該了解自己的課程里哪些內容是可以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并且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論證應該清楚,以便學生能夠在邏輯撞擊中迸發新的想法,簡單處理問題,并加深印象。如果教師對于提出的問題沒有深思熟慮,問題沒有討論的價值,那對于學生來說,只能是浪費時間,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應重視機會,老師指導學生開放思維,促進學生開展自己獨立,深入的探究活動。否則,這種互助學習效率低下,甚至可能影響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學分組,合理分工
分組學習的前提是分組的合理性、科學性。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智商、認知基礎、學習的能力,綜合考慮后再進行分組。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的差異,學生的興趣和不同的性格來劃分工作。例如,在三角形三角關系的教學中,本課的結論更難以總結,需要大量的動手嘗試。有的學生有強大的動手能力,而有些學生操作困難,而開展合作學習最終結果是,所有學生都可以通過小組內的互助學習來實現目標,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因為了解了知識而取得成功感。
2.精心設計,有效討論
教師的課前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學生的特點、教材的不同都可以作為教師分組討論的依據和需要教師考慮的條件。在小組互助學習的商議中,我們必須了解教材的重難點,并進行關鍵性的討論。如:在探索“三角形”之前,老師提出:任何三個線段都可以形成三角形嗎?若不是,那怎樣的三條線段才行呢?這種有目的的討論使團隊協作學習更有效,并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3.適時引導,參與調控
在進行分組時,老師應當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鼓勵和有意識、有針對性的引導。在“高度的測量”中,老師問學生問題:“怎樣利用數學的有關知識測量旗桿的高度?”這個問題相對較大。老師當下就意識到這個對于學生來說是有困難的,及時對課件和材料進行調整,并用其他方式敘述了金字塔高度的故事,調動了課堂氣氛。同時,學生還看到了各種數量和解決方法之間的關系,并且進入了查詢活動狀態。由于教師的及時指導,學生有一個深造方向,他們致力于高度熱情的探索和交流活動,課堂教學恢復正常。
4.及時反饋,激勵評價
實時反饋和評估激勵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指導和促進作用,及時反饋有利于每個合作小組充分展示成果。解釋想法,聽取其他群體的意見,吸收他人的優勢,及時做出必要的更正和補充陳述。通過學生對知識的實時反饋,老師能夠知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總結出比較合理的結論。
5.持之以恒,培養合作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分組討論的習慣決定了合作的成果。對于改善習慣可以從說話、思考、表達、傾聽、信任、質疑、欣賞等方面進行提高,只有全方位地對學生的互助習慣進行改善,才能夠從潛意識中讓學生了解互助和團結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法。實踐證明,積極有效的合作學習是激發學生潛能、激活學生記憶、開闊學生心靈的重要手段。讓我們的數學教學課堂充滿活力,需要我們老師長期進行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2]郝國云.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理念的貫徹[J].成才之路,2009(24).
[3]許斌.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6(26):34-35.
注:本文系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ZC2017075)《城鄉結合部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低效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研究成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