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堯鋒
摘 要:核心素養理念是新課程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指導教師關注學生的關鍵素養與能力的培養。而如今站在核心素養角度來審視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可以發現初中數學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亟待教師采取創新的教學策略,創建高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核心素養;初中數學;創新教學
數學教學的低效化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數學教師的研究課題,如今它依舊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尤其是在新課改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發現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關鍵素養與核心能力,最大化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的教學問題
數學核心素養是具有數學學科特點的核心素養,它以數學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教師要培養學生關鍵的數學素養與數學學習能力。數學核心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數學的本質,是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滲透與運用的重要教育指導思想。
只是站在核心素養視域下來審視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可以發現不少的教學問題。
首先,有些教師沒能平衡知識教育與素養教育的關系,過多地重視知識技巧,疏忽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限制了學生素養能力的發展,也影響了數學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其次,一些教師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卻還是在采用比較陳舊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的教學觀念與創新教學能力。這并不利于實現數學教學的創新性變革。最后,初中數學教師在核心素養指導下開展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不夠貼合生活實際,不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沒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完善當下的教學模式,圍繞核心素養理念來探索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方法。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策略
根據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要始終圍繞著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來展開創新教學。為此,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內容,它可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為學生準確解題提供很好的條件。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要創新教學過程,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充分掌握數學方法,并學會將其用于解題過程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又可達到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
以浙教版“勾股定理”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方法,讓學生用白紙畫出兩個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然后圍繞著勾股定理的內涵及方法來展開思考和討論。這可以有效地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有利于激發學生對勾股定理的探知欲望,還能使其形成良好的猜想、歸納、推理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并且感悟數學文化的深邃內涵。
(二)在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手段
直觀想象和數學抽象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這一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開展高效的數學教學,可以引進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從圖文并茂和人機交互的方式中直觀地感知比較抽象的數學內容,并且靈活地理解和內化數學知識。這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與能力,促使學生健康發展。
比如,在浙教版初中數學“全等三角形的性質”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演示,即通過兩個全等三角形的三條邊動畫演示,發現三條邊是完全對應相等的,隨后演示了對應角這部分內容,可以發現三角形的角也相等。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深刻了解本節課的數學內容,并掌握相應的數學學習技巧。
(三)將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相聯系
初中數學教師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要注重將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相聯系,進而讓學生在生活背景下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學會運用數學知識。為此,數學教師要注重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且傳遞有效的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并增強其對實際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
以浙教版“一元二次方程”為例,教師可以用應用題來導入教學,如:“有個將2000元選擇了一年定期的方式存入了銀行,一年之后支取了1000元,在購物之后將剩下的100元和應得的利息存入到銀行,依然選擇的是一年定期存款,那么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情況下,后期本金與利息的總額達到了1320元,那么請問它的存款利率是多少?”在這樣的應用題導入教學中,學生能夠獨立展開思考與交流,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升了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核心素養理念指導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教師需要正視當前存在的各種教學問題,然后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實現初中數學的創新變革,并且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文化素養,實現其多方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冒強.由“知”啟“智”:落實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新途徑[J].數學教學通訊,2019(8):58-59.
[2]徐志輝.基于讓學引思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成才之路,2019(7):56.
[3]王建莉.數學育人,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理念[J].數學教學通訊,2019(5):37-3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