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福
摘 要:增城區朱村中學是廣州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深入推進STEM課程實施試點學校,近兩年來,圍繞廣州市立項課題《農村初中運用社區資源實施STEM課程的研究》,研究促進農村中學教師實施STEM課程綜合素質提升方法,為推動STEM課程在中國農村初中有效實施探索有效策略。
關鍵詞:農村中學;STEM課程;社區資源
一、建立工作組織機構,有序推進工作實施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領導STEM教育工作,有序開展STEM課程研究的各項工作。
1.制度保障:教導處負責開展STEM課程教育的研究與實施工作。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鼓勵改革創新,并將此項工作列入教師工作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中。
2.后勤保障:總務處認真落實STEM教育的工作經費和師資保障,保證投入資金建設STEM創新實驗室及教學器材、耗材等,注重培養和支持教師團隊參加學習、培訓,并開展相關教育教學實踐,保障激勵。
3.時間保障:教研處負責落實課題組成員每年保證有9個月的研究時間。每月進行一次全體課題研究人員會議,組織課題組成員對本課題的研究工作進展匯報,對階段性成果討論分析,及時匯報、總結現階段研究成果。研究布置下階段研究目標和內容。
核心組成員每季度集中一次例行會議,對本課題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研究目標和內容深入探討,不斷修正或調整工作目標和內容,保障工作有序、有效順利開展。
4.管理保障:學校名師工作室每半年一次接受學校課題管理部門的檢查,服從區教研室和市教研院專項課題管理組的管理,定期匯報課題進度情況。對相關階段性研究成果給予獎勵,并進行校級的初步培育。
二、課題帶動,項目推進
1.圍繞《農村初中運用社區資源實施STEM課程的研究》課題派出黃結珍、蔣東權、黃祥營三位老師參加建模、無人機、機器人培訓班學習。擬定了《廣州市增城區朱村中學創客設備采購方案》,通過創客實驗室建設使用,開展課題研究,推進STEM教育工作。
2.進一步論證、完善課題研究方案。召開開題報告會,聘請知名專家學者指導。開展實施STEM課程教育的區域農村社區資源走訪調查,整合實施STEM課程區域農村社區資源,完成《實施STEM課程區域農村社區資源》的調查報告。
3.開展實施STEM課程教育的區域農村初中教師綜合素質問卷調查,探索培養教師的STEM教育能力,提高STEM課程教育質量的對策,完成《農村初中教師實施STEM課程綜合素質提升對策》的初步研究,同時,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各學校應積極探索校內外合作育人模式,充分利用先進生產企業、增城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增城區科普教育基地、增城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校外機構的科學教育資源,面向學生開展科普報告、科學體驗、科學探究、技術工程設計等活動,讓學生接觸前沿新知識,啟迪創新思維。
三、專家指導,活動提升
學校大力支持教師圍繞“STEM教育教學策略、教學案例研發、評測體系研制”等專題開展研究和學習,通過參加培訓、公開課、研討課、學術報告等活動,進行STEM項目的交流與研討,在省市專家指導下,通過學習與實踐研究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嘗試建立STEM教育師資的培養機制,培養農村初中實施STEM課程教育的教師隊伍。
四、總結交流,培育成果
根據課題管理要求,由學校名師工作室每半年一次接受學校課題管理部門的檢查,對相關階段性研究成果給予獎勵,并進行校級的初步培育。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朱村中學在《農村初中運用社區資源實施STEM課程研究》課題研究不斷取得成績。
1.開展實施STEM課程教育的區域農村初中教師綜合素質問卷調查,探索培養教師的STEM課程教育能力、提高STEM課程教育質量的對策,完成《農村初中教師實施STEM課程綜合素質提升對策》的初步研究。
2.根據前期對區域農村社區資源走訪調查,整合實施STEM課程區域農村社區資源,圍繞學校申報的《農村初中運用社區資源實施STEM課程的研究》課題,確定以《增城區荔枝大小年結果研究項目》為抓手,推進STEM教育試點學校工作。
3.活動案例化、課程體系化,數學、物理、化學、體育等學科融合化課例不斷完善,STEM理念下的無線電測向、建筑模型設計、航空航天模型競賽活動、LED制作競賽活動等指導方案基本定型,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校本STEAM教育的教材。師資本地化、學科融合化取得很大進展,初步培養了自己的STEAM教育人才隊伍。
五、研究反思
1.缺少融合的教育資源,課程體系化的路還很長。要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需要建立提供學習質量的條件保障,核心是資源建設。但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課程之間一直缺乏整合性和現實性,使得學生習得的知識處于高度碎片化、獨立化的狀態,當下的STEM教育缺乏與具體學科的融合,既有的課程資源零散且不規范,分學科的設計思路仍較多地局限于各自領域范圍,難以形成科學、完善的課程資源體系。
2.缺乏專業師資,學科融合化困難重重。STEM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基本是按照學科分類、以學科為獨立的知識體系,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知識面廣、基礎扎實的人才,但具有教育創新理念、教學應用豐富多樣的STEAM教育人才稀缺。
參考文獻:
王云樓,張一春.STEM課程設計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上),2017(7):133-135.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