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及學前兒童教育價值的認識不斷深入,學前兒童教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繪畫在兒童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生活是兒童藝術發展的搖籃,所以兒童繪畫的素材和靈感大都來源于生活。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繪畫教育有利于激發學前兒童的創作興趣,培養兒童的繪畫激情有助于學前兒童自我表達,體驗滿足感與成就感。
關鍵詞:回歸生活 學前兒童 繪畫教育
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繪畫教育主要是根據兒童的生活習慣、能力、興趣以及需要來開展的一項教學活動,主要營造適合兒童學習和發展的生活氛圍。學前兒童的繪畫教育主要強調的是以生活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起點,激發學前兒童的創作興趣,通過繪畫表達兒童的內心情感,并在此過程中使其體驗滿足感與成就感,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學前兒童。
一、激發學前兒童的創作興趣
生活是兒童學習和發展過程中最好的老師,幼兒園學前兒童的繪畫教育應強調回歸生活,讓學前兒童能夠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美,利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發學前兒童的創作興趣,使其創造能力不斷增強,進而提高兒童的繪畫水平,豐富兒童的內心情感。上海樟樹藝術劇團有著30多年兒童劇編創經驗的茅偉榮導演認為,不少家長是“圓夢派”,希望孩子能幫自己圓藝術之夢,結果往往會把自己的“藝術夢”強加在孩子身上。另一種則是“考級派”,為了“加分”,不管孩子是不是真有興趣,一路拼命讓孩子考級,不到十級不罷休。“這些都不可取,藝術教育重在改善性格,讓孩子從參與中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這才是藝術教育的宗旨所在。”在茅偉榮看來,藝術教育最好的效果,就是讓孩子回歸大自然、回歸生活。
學前兒童的教育心理學表明,回歸生活的繪畫教育有利于培養學前兒童的繪畫創作興趣,讓兒童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繪畫中。兒童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所感所想所知,使自身置于更加自由的創作環境中,更有利于學前兒童的健康成長。此外,在對幼兒園學前兒童進行繪畫教育的過程中,將生活化的內容始終貫穿其中,能夠引導兒童從生活中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使兒童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斷增強,進而使兒童的繪畫作品能夠更具生命力。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繪畫教育能夠使兒童對生活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為兒童創建一個更加真實直觀的生活環境,給予兒童更多機會去體驗和感知美,激發學前兒童的創作興趣。
二、鼓勵學前兒童自我表達,體驗滿足感與成就感
每個兒童都有自我表達與表現的需要,他們常常借助于自己的繪畫表達內心感受和體驗。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繪畫教育能夠引導兒童進行自我表達,培養兒童的自我滿足感,讓幼兒園兒童的繪畫教育回歸生活,讓兒童在生活中接觸更多的事物,對事物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知,能使其具有豐富的內心情感,增強自信心,使兒童能夠更加勇于表達自我,表露自己內心的情感,在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上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體驗生活,充分根據所見所聞表達內心情感,提升創造能力。通過回歸生活的兒童繪畫教育,能使兒童在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表達自我,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體驗滿足感和成就感,為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前兒童的繪畫教育回歸生活能夠為每個兒童對繪畫作品的表達提供一定的機會,鼓勵兒童表現更加真實的個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能為兒童提供一個更加自由和開放的創作環境,使其能夠更加自信地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
三、結語
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教育不斷進行改革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能夠極大地提高兒童的藝術修養,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兒童的創造能力,提升兒童的繪畫水平。
為了促進幼兒園學前兒童繪畫教育的發展,必須使其回歸生活。要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使其繪畫作品能夠更具有生命力,而不是拘泥于一定的框架里,要能促進兒童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青芬.回歸生活的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2]紀瑞祥.回歸生活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6(08).
[3]王珍.兒童研究:回歸生活的教學[J].新課程(綜合版),2012(07).
[4]李玲.學前教育回歸生活化的課程開展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
[5]孫嘉琦.回歸生活的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研究[D].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17.
(作者簡介:胡文倩,女,碩士研究生,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