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新媒體給大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平臺,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發展及教學需求,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以微信、雨課堂、批改網為代表,探討了新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讀寫課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英語;教學創新
【作者簡介】趙國靜,貴州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四大媒體而言的,即報刊、戶外、廣播、電視,也被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的“新”主要體現在信息傳播方式上,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為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新媒體豐富且多樣的形式和內容滿足了不同學習者的需求,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參與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新媒體的出現,為走在時代前端的大學生提供了新型學習平臺,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教學互動,從而促進良好的教學。
目前,國內高校的英語教學效果較差。由于多數教師使用PPT與書本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果學生在課前沒有預習,課上就很難跟上教師的節奏,無法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更不要說回答發散性的問題。課堂氣氛較沉悶,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的英語教師仍大有人在,而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使得學生興趣大減,課堂上能集中精力聽課的學生寥寥無幾,不少學生都做起了“低頭族”。課堂內容集中在課文上,師生互動較少,趣味性不強。英語教學未能有效地檢驗學習成果,在新媒體技術出現前,學生在課后與教師完全脫離,有問題也得不到解答,而教師對于學生是否完成作業也難以實行有效的檢查,學生不能及時發現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彌補,教師也不能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改善教學方法。此外,部分學生即使語言功底不錯,但由于性格原因,在傳統課堂上因怕犯錯而不敢開口表達,而新媒體環境下各種社交平臺的出現,為此類同學提供了新的練習途徑。
1.課前預習設計。以大學英語的“Gender Equality”為例:(1)在班級QQ群分享文章的背景知識,如Feminism、Republican Party等,并給學生推薦有關性別歧視的電影,讓其總結社會上存在的性別歧視現象。(2)教師總結“Gender Equality”中的重點詞匯和語法,重點詞匯包括“lubricate”“wedge”、“traverse”“twinkle”“extract”“no more...than...”等,將該部分內容錄制成微課視頻。視頻內容應簡潔明了,重點突出,時長控制在6-8分鐘。微課制作完成后,將視頻發布在班級QQ群中,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學生觀看后,要總結學習心得,尤其是未能完全理解的知識點。為了鍛煉口語能力,要求學生與其他小組成員(每組4-6人)用英語討論交流心得并錄制視頻,發送給教師。教師收到反饋后,總結大多數學生未掌握的知識點,便于在課堂上進行專門講解。
2.課中討論設計。仍以大學英語的“Gender Equality”為例,課堂上,教師利用雨課堂推送課程PPT,講解重難點,講完后推送相關的小測試或者小練習,第一個答對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與文章相關的理解題目,可以采用搶答或者雨課堂滾動點名的形式進行。在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彈幕”功能發表評論,也可以對自己不理解的內容點擊“不懂”按鈕,教師在課后對此部分進行一對一答疑。因單元主題是性別平等,教師可給出“Do men carry more weight in life than women?”話題讓學生進行投票后辯論,鍛煉其表達能力。對學生的觀點,教師從條理是否清晰、邏輯是否明明確、觀點是否鮮明等方面進行0-10分的評分,發言得分計入平時成績。通過對課文的講解,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與性別平等相關的問題,此部分仍以小組形式進行,每小組的討論時間均為10分鐘,討論結束后每個組員總結寫出答案,以word文檔的形式發送給教師,教師對討論成果檢查后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
3.課后作業設計。教師設置6-8個難度一致的習題,如“Is a womans economic status related with her status at home?”“What are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gender equality?”編以不同的序號,讓學生選擇編號,選擇完成后,教師將該編號的習題發送給學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錄制對話視頻,并通過班級討論群將視頻發送給教師。收到視頻后,教師觀看并指出學生在知識方面的不足,提醒學生更正并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要求學生用手機視頻軟件將要求背誦的段落錄制成背誦視頻,發送給教師,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背誦興趣,還方便老師檢查完成情況。英語作文的布置也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進行變革,拋棄以往的紙質化作文形式,教師在批改網上布置好作文后,將該作文的二維碼或作文號告知學生,學生可在手機或電腦上完成作文,提交后系統會給出批改意見,學生根據批改建議盡可能地修改完善文章。作文寫作時間截止后,教師對提交的作文進行人工批閱,在網絡上提出修改意見,方便學生及時修改。新媒體時代讓作業也實現了信息化。
新媒體技術對大學英語教學產生了諸多影響,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新媒體資源開展英語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利用手機、網絡等豐富學生的知識獲取途徑,引導學生從“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轉變,通過雨課堂、微課、慕課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新媒體環境下教學的創新,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李愛霞.英語課堂中提高學生注意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2017 (16).
[3]鐘蘇媚.智能手機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大學學報, 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