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英語教學逐漸從傳統的教學模式脫離出來,開始轉向注重小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培養。由此可知,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在當前教學環境背景下尤為重要。那如何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呢?巧妙運用教學情境則為一個不錯的方法。為此,本文就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例,談談如何借助情境教學真正實現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讓小學生逐步愛上英語口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情境
【作者簡介】王淑靜,河北省灤州市第三實驗小學。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不再單純重視學生學習成績,而是要求小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但據相關了解得知,當前小學生英語口語并非樂觀,如具體表現為缺乏一定的口語學習興趣、不敢開口說等等。鑒于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從以下幾方面創設了相關教學情境,希望通過多元途徑讓小學生真正喜歡上口語學習,繼而讓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小學生因年齡小,對于游戲開展情有獨鐘。那么,小學英語教師要想有效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率,并讓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有效進步,借助小學生愛玩天性創設游戲情境則十分重要。簡單說,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應善于立足課堂開設游戲環節,這樣一來可以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二來可以借助游戲讓學生口語得到鍛煉,繼而起到雙贏教學效果。
如在小學英語Uint 1 Hello!教學中,為激發學生口語興趣,提升小學生口語能力,我便創設了這樣一個游戲情境:讓學生以游戲接龍的方式以Hello!為開頭說一句話,任何話題都可以,但如果學生沒有說上來就要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可以是唱歌也可以是跳舞等等。由此一來,通過游戲情境的創設,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還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記憶。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無形中鍛煉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繼而讓小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不再反感,而是欣然接受。
生活化教學是順應新課改新要求下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將其與課堂教學聯系在一起,既能拉近學生與書本知識之間的距離,還能讓學生更加通俗易懂,繼而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那如何提升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有效性,讓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更上一層樓?我認為借助生活情境則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即立足教學內容抽取一個與學生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關鍵點,讓學生相關探究、交流等,這樣不僅順應了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還無形中讓學生英語口語得到了鍛煉。
如在小學英語Unit 4 We love animals教學中,為激發學生開口說的欲望,我便在為學生講完基礎知識后,讓學生聯想自身以往生活經歷有沒有去過動物園,或者在其他地方有沒有看到過自己最喜愛的動物,讓學生結合自己最喜歡的動物談談自身感受。由于這一情景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學生便紛紛議論起來,有的學生說“I like dogs because they are members of my family.”還有的學生說“I like kittens because they are very supple.”由此,通過創設生活情境,不僅改變了以往的單一、傳統口語訓練方式,還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情感體驗,繼而打開學生的心扉,讓學生真正想說、樂說。
角色扮演,顧名思義,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交活動。通常情況下,參與者在進行角色扮演過程中,不僅會收獲到快樂,也會收獲到寶貴的經驗與經歷。同理,借助角色情境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除了會讓學生感到身心愉悅之外,還能在無形中提升小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創設角色情境應生動有趣,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調動學生參與興趣,繼而起到口語教學最終目的。
如在小學英語Unit 5 Do you like pears?教學中,為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口語訓練之中,我便借助課文讓學生開展角色扮演,即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各小組依照文本分角色,并充分結合自身角色來重新演繹這個小故事。通過一組又一組成員的表演,臺上的同學又緊張又興奮,臺下的同學則仔細聆聽并為上臺做著準備。由此,通過創設角色情境,既加深了學生對本文的重視程度,還鍛煉了學生口語能力,進而起到雙贏教學效果。那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旨在借助角色情境讓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概言之,借助多種教學情境開展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有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就主要從以上幾點進行的具體闡述,希望讓小學生英語口語得到更大的進步。因此,我們作為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今后教學實踐中應加強此方面重視程度,善于立足學生學情創設多種教學手段,讓小學生對英語口語逐漸產生學習興趣,繼而讓學生以自身最好的狀態投身于課堂學習之中,起到良好學習效果。
[1]曹靜靜.巧設語言情境加強英語口語教學探析[J].成才之路,2018 (22):28.
[2]李秀玲.如何利用情境教學增進高中英語口語教學質量[J].中學課程資源,2017(10):50-51.
[3]郭彥婕.淺談如何在情境中提高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效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