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和質量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綜合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谟⒄Z教學的重要性,下面編者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就我國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進行分析和思考,以期為各位英語教師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策略和方法
【作者簡介】王娟,山東煙臺海陽市方圓學校。
筆者認為,學生作為獨立的學習個體,有其獨特的學習個性和方法,在“人本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根據學習興趣、習慣等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素材,從而在快樂學習、深入學習的前提下學習到更多更好的語言表達知識,逐步提升核心素養。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將從“豐富學生語言知識”“ 培養學生英語語用能力”以及“開拓交際性學習素材”三個方面分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方法,詳述如下。
豐富的英語語言知識是英語核心素養中最基礎的內容,所以教學的第一目標是通過有效學習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當下,教師要繼續提升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加強閱和讀之間的關系,重視文本朗讀,重視讀寫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綜合性的英語閱讀中逐步豐富語言知識。
1.教師要重視文本朗讀,盡量把朗讀和默讀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即通過朗讀培養英語語感,又通過默讀熟悉文本中的詞匯、詞組和重要短語。一般來說,朗讀在默讀之前,而且要占據較多的時間,待學生把整篇文章讀的滾瓜爛熟之后,默讀的效率也相應地會提高很多,發現、積累知識的效果也會更好。
2.教師要重視讀寫結合。眾所周知,讀和寫之間有些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要根據的學習成果引導其進行書面化的記錄、仿寫和總結。而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他們在寫的過程中依然會不自覺地在心中默讀、回顧文本內容,這就使得學生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反復咀嚼語言知識,有利于其收獲新體驗,找到新知識。
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是其英語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最好體現,所以培養英語語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實踐是培養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提升的有效性,做到“兩個注重”+“兩項策略”。
“兩個注重”:1.注重實踐活動的趣味性。有趣有料的實踐活動是最能激發學生交流興趣的教學工具,所以在中加入趣味性問題是非常重要的;2.注重英語學習環境的引導性。在“全英語式”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夠很好地整合學習的學習思路,使其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加有序、科學、高效,為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努力營造“全英語式”教學環境,引入美式生活教學情景,并讓學生在此環境中多說多練多交流,從而提升英語語用能力。
“兩項策略”:1.借助問題創設教學情境。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本的關鍵詞設置問題,同時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其討論興趣;2.教師采用分組合作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和實踐英語文化,然后組織隨堂辯論,讓學生就自己同意和不同意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認知。
學習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核心內容,那如何才能通過交際性學習素材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呢?這就需要教師掌握科學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三點:1.圍繞教學目標篩選學習素材,這里所說的教學目標自然就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學習素材要多以故事素材為主,對話的內容要多,當然,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習的趣味性,故事中的人物最好也多,這樣便于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2.除卻教師為學生準備學習素材外,學生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大家,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組織“我喜歡的一本書”演講比賽,和其他同學共同這本書的內容,從而提升其學習能力;3.圍繞學習素材組織朗誦比賽。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內容了解故事情節、體會作者思想、感受故事人物情感,然后與他人交流分享學習經驗,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重視文本朗讀和讀寫結合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開展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體現其英語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豐富交際性學習素材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同時拓展學生的學習面,從而進一步提升其學習能力。上述三點涵蓋了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全部內容,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方法,希望各位小學英語教師能積極學習、深入領悟。
[1]張萍.直面核心素養,創設靈動課堂——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校園英語,2017:153.
[2]白云.以核心素養發展為導向的英語課堂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A),2018.
[3]楊砥文.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構建小學英語課堂的初步探索——以Join in小學六年級篇章教學為例[J].英語廣場(下旬刊),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