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嘗試探討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并輔以實例解析,以期通過改進和更新閱讀教學策略,在英語課堂上對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進行關注和有意培養。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肖央芳,成都嘉祥外國語學校。
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近年來一直是廣大一線教師深思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將嘗試結合人教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9 Section B Reading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的案例,探討如何進行閱讀教學的核心素養落地培養。
1.研讀文本,明確目標和重難點。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育部,2012)。根據《課標》建議,教師分析文本應該從what,why,how三個方面來研讀和設計。
首先,what是指文本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意義是什么(蔣京麗,2018)。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這是一篇文章說明文,主要介紹了新加坡這個旅游勝地。學生通過學習新加坡的這篇旅游宣傳將會對新加坡有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其次,why指的是文本的深層含義(蔣京麗,2018)。作者寫這篇文章除了給讀者介紹新加坡這個國家以外,還希望借此進行一個跨文化的宣傳。同時也希望學生們能夠熱愛旅游,通過旅游這樣的方式開拓自己的眼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最后,how是指語篇是怎樣的文體特征、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蔣京麗,2018)。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用四個并列的段落介紹了新加坡的 location, language, food and tourism四個方面的內容,語言通俗易懂,但內容生動有趣。
2.合理引入,激發興趣。一堂課要在一開始就讓學生興趣盎然,有探索下去的欲望,導入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本課引入所選用的圖片是新加坡典型的坐標圖:魚尾獅。輔以的導入問題也很簡單,就像跟學生話家常一樣: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ingapore? 這樣貼近生活的話題就利于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儲備,激發了學生興趣。
通過圖片的介紹和同學們的各自分享,再結合文章標題,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有了大致的預測,這就培養是在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
3.分層設計,梯度學習。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客觀地看待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只有尊重不同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個體差異,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促進他們更長遠的發展。
本課,我們采取了PWP閱讀教學模式,即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三個步驟。
Pre-reading:在讀前,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并提取文章每段的關鍵詞,如paragraph 1的關鍵詞是language and location; P2:food; P3:zoo:Night Safari; P4: location and temperature。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文段提取關鍵詞,鍛煉了自身的語言能力。
While-reading:在讀中環節。我們設計了四個并列的活動,對每個段落進行一些細節處理。并且在細節處理的過程中并沒有僅僅局限于教材,而是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和知識拓展,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比如第一段,從課本出現的Asia這次詞到七大洲的詞匯拓展就是對學優生的進一步點撥,讓他們學會知識歸納與總結,提高學習能力。
再比如第三段的處理,也尤為精妙。學生自行閱讀并完成本段的思維導圖,對于新加坡夜間動物園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通過視頻,更加直觀的感受夜間動物園的特點,并討論思考夜間動物園和普通動物園的不同之處,讓學生深度感知文中的more natural。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無疑是對學生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培養的直觀體現。
Post-reading:在讀后環節,設計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讓孩子們補充新加坡旅行手冊,并通過鮮活的情景的形式表演出來。這樣做既延展教學內容寬度,又豐富學習的口語交流內容。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容易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難道這不是語言能力的一個高級呈現嗎?
從整個讀中環節的設計來看,問題設計是有梯度,有層次的。各個環節的設計可見說課教師的用心設計和對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關注。
4.課外延伸,知識遷移。對于課后作業的布置,也注意了分層處理。對于學困生,只需完成2d對話。而學有余力的同學需要根據成都旅行手冊完成與課文相似的思維導圖。這樣的分層作業布置,較好的照顧到了不同層面的學生,有利于幫助不同層面的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而且選擇成都這座城市作為談論對象,也是對學生文化品格的一個關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導圖的概括能力的同時,也讓學生關注自己生活的城市,自己的家鄉,讓學生們明白文化是多元的。
總之,教無定法。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各個方面的因素設計符合學習者的教學方案,以幫助學生培養自身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2]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 2016(10):1-3.
[3]黃瑩.分層教學在小學英語閱讀中的應用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 (29):103.
[4]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