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鵬
摘要:構建動態調整機制,優化高等教育結構,擴大應用型與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完善的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目標引導學校進行合理定位,有效避免同質化傾向,形成獨具特色的辦學理念與風格,這是當前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新時期高等院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要貼合時代的多元化發展需求以及課程標準建設,創新管理理念提高教師綜合素養。所以本文基于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分析,探索當前應用型本科轉型建設中存在的新情況以及具體的管理方法,旨在進一步促進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轉型背景 學生管理工作
引言
應用型本科轉型建設有助于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進一步適應國際社會的發展需求,也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選擇。轉型建設的有序開展,高校應當面對多元發展情況,例如學生多元、培養機制彈性化、觀念震蕩等等。學生多元主要體現在生源多元,由于學生的需求不同,對于教育期待也有所差異。為了進一步適應應用型本科的有效轉型應當確保人才培養規格與目標緊密銜接才會確保管理體系更具彈性,更加開放多元。分析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人學選拔標準與入學后學業標準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以知識掌握程度進行學業考核,以課堂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以人才培養明確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課程設置。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高校面臨怎樣的學生管理工作發展新形勢,并提出具體的管理方法。
一、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一)學生群體復雜
由于當前應用型本科逐步多元,為了適應社會的多元化發展需求,高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張,多層次多渠道的學生進入高校,為高校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由于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活動力,社會閱歷十分豐富。但是紀律約束能力可能相比較單純的高考生而言較為薄弱,所以這些學生與高考生進行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也會對校園氛圍與校園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具體有怎樣的變化仍然屬于未知數。
(二)管理呈碎片化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并且以實踐教學為原則所以當前學分制與選課制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范圍也逐步拓展。但是在日后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例如學生的選課、上課、實習與實訓不是以班級為集體進行統一學習學生會進行自由組合,根據不同的安排進行分散實訓。雖然此種方法能夠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但是此種方式也嚴重削弱了物流中心的學生管理平臺,也淡化了學生的集體觀念。
(三)管理空間擴展
本科高校在人才培育過程中十分重視校企合作以及實踐實訓環節,但是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采用第二課堂為輔的方式進行德育教育。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要加強課堂教學,也應當輻射到市場以及企業、實訓中心。
(四)學生認知偏差
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傳統畢業生畢業之后可能會從事高水平的管理工作,但是現在卻是干軍萬馬擠獨木橋,學生的出路可能是普通的勞動者。由于存在社會習慣看法,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思維觀念以及學習生活,所以應當充分重視培養學生專業認識以及職業認知觀念。
二、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應對方法
(一)創新人才德育工作理念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理念,怎樣培養人才,如何培養人才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亟待解決的根本性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秉持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樹立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教育相統一的教學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想政治資源,有效正式思想道德修養建設。同時實現課堂教育與環境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法,切實做好實踐環境下的德育教育引導工作。
(二)建立共管共育培養機制
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加強校企合作聯系,通過人才培養與企業和行業相連,能夠實現商開拓事業,提高社會競爭能力。所以在學生實習實訓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指派企業工作人員擔任師傅,師傅應當指導實習實踐,并且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有效傳承職業文化,塑造學生職業認知,使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上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逐步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相關技能。在此過程中應當認識到學生屬于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必須要建立統一領導、齊抓共管的工作發展機制,能夠實現專業教師與輔導員緊密契合,。校內外資源有效融合管理工作應當結合社會需求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構建人才培養新袼局,才能夠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三)建設雙師型教師管理隊伍
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必須要提高學生管理者的相關要求,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發展應當是重視知識和能力,有效協同進展。能夠提高教師的基礎知識以及應用知識學習情況,并且增強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使教師具備一定的生產組織經營能力,在實訓指導工作中能夠駐點企業,或者是實訓中心,為學生提供實訓引導以及幫助。為了進一步開展相關工作,教師也應當懂得生產紀律以及相關規范,能夠熟悉職場倫理以及職業文化,能夠領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例如:有的學生會認為傳統的專業實訓就是工人干的活,大學生從事實習實訓是降低身份,從這一角度來看,學生管理人員必須要從職業生涯以及職業文化角度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識,能夠形成良好且完善的職業態度。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掌握學生的思想根源,找出學生存在的思維認知誤區。通過交心談心以及引導幫助,使學生掃除心理認知障礙,能夠構建正確完善的思想價值觀念。
(四)構建合理管理方式與評價體系
實施學分制與選課制,所以班級作用已經逐步虛化,學生管理工作也應當開展新的載體和新的平臺,不僅要實現以學生宿舍為主的陣地管理模式,也應當有效應用自媒體平臺重視對學生多方面的引導與教育。在此過程中應當及時有效的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各類問題,不僅要教育學生,也應當管理服務學生,同時要重視引導學生展開自我管理。學生的來源渠道較為多元,所以學生的心理成熟度以及社會經驗也有較大的差距,但是由于學生處于青年群體容易受到社會的干擾,所以必須要發揮高效的黨團組織教育引導作用,能夠有先進的學生干部以及黨員進行引導和示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監督與自我學習和教育。
三、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發現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過程內容,在應用型本科轉型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逐步加大,工作量也十分的繁瑣復雜。所以,必須要逐步探索人才管理新方法與新途徑,創造有利的發展條件,確保管理隊伍專職化以及多元化。
參考文獻
[1]許靜,孫石磊.應用型本科轉型背景下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方法探討[J].時代教育,2017 (17):l95.
[2]陳亞偉.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特點及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文藝生活,2016 (7).
[3]余學兵,鄭欣.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的調查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8 (12):L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