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銀琴
摘 要:思維能力是所有能力的核心,通過對事物進行感知,對表象進行分析和概括,最終歸納并得到事物本質的能力。每個人思維能力的強弱都不同,其強弱程度與知識理論和思維方式有著直接關系。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數學思維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培養
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需要從實踐中做起,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鍛煉。
一、激發學生求知欲,引發學生思維活動
1.加強演示和操作訓練
演示的過程中能夠將圖形由靜態向動態進行轉變,能夠更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抽象的知識點直觀化展現到學生面前;通過實踐操作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能力,并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有效培養。合理使用直觀操作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強化師生互動,能夠強化學生的多種感官學習體驗。例如,在教學“兩個角的大小比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兩個透視片上分別畫出一個角,并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角的大小比較。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四個人一個小組,要通過討論與操作的方式,在實踐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能力。當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這一問題研究過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講解自己小組的研究結果。教師可以選擇有效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將兩個透視片重疊到一起進行比較。這樣的方法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也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2.保護學生的好奇心
學生的好奇心是其學習新知識的主要動力,是學生求知欲望的核心。同時通過對求知欲望進行激發,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升,點燃學生思維上的火花。例如,在進行“與圓相關的知識點”時,學生對于車輪是圓形的而并非是正方形的原理感到十分好奇,想要將其弄明白。教師如果對其進行隨意介紹,那么便無法促進學生思維成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去畫一畫、比一比。從而在實踐中認識到車輪的軸長是圓心到圓上所有點的距離都相等,即是半徑相等,這樣才能夠平穩行駛。
二、重視口頭舉例,促進思維發展
教學實踐能表明,學習過程中“看”的思維效率最低,“寫”的思維效率最高,“講”的思維效率也是最高的。其實很多思維過程的突破都是在講的過程中實現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口頭舉例的方式,鼓勵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內容的概述,這樣能在深化學生思維意識的同時,讓學生的思維具有較好的能動性。另外,舉例說明能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獲得發展,譬如低年級講授“認識球、圓柱”等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先要通過觀察、比較、概括等方式,為學生列舉出生活中的球體或者圓柱體的例子,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探知這些球體的外形特征。有的學生提出雞蛋是球體的,所以雞蛋能滾動,有的學生提出手電筒是圓柱體,因為手電筒的上下是圓形的。其實這些例子都是在現實學生認知狀況的前提下提出的,教師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思維的深化,再學生討論完成后進行知識內容的補充,并給學生講授具體的知識點,通過肯定講授和否定講授,讓學生對知識有新的認知,進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
三、善點善啟,拓展思維
教育學中曾提出:“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高明的教師給學生講授的不僅是知識,而是知識學習的方法。
1.積極求異
能力的核心是思維,教師在培養學生求同思維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兩種思維模式的優勢性互補,能在提升學生能力的過程中,更好地深化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巧于引導,不斷地誘發學生思維,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究,這樣學生才能在知識內容引入中感知知識的應用細則。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時候,教師先將計算公式列舉出來:陰影部分的面積=圓大面積-三角形的面積,但要注意所有的條件都要符合,若是缺少條件這個公式就難以應用。教師為讓學生對公式有更好的解讀,可以變換思路進行解讀,利用已知的條件,如何求得三角形,學生根據教師提問馬上進行思考,并能找到三條半徑組成的三角形,學生能得出的結論是陰影部分面積=圓的面積-大三角形的面積。
2.把握思維的層次性培養
小學階段的學生多以具象思維方式為主,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多有欠缺,所以學生在進行問題思考的時候很難快速進入到思維狀態中,也很難正確的分析各類問題。平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各類問題進行設疑,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教師為學生設定這樣一個場景:小敏去商場購買學習用品,小敏購買8支圓珠筆,但付錢的時候僅付了7支圓珠筆的錢,教師讓學生思考若是購買了120支圓珠筆需要支付多少錢?學生根據這道題目的已知和未知條件列舉出來算式,并要求學生根據算式角度進行多種解析方法的算式列舉。學生在一題多解中思維意識開始上升,不但具有一定的獨創性,且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開始逐步發展,繼而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深刻和靈活[2]。
數學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是讓學生能在數學知識內容學習的初期就建立起良好的數學思維意識,這樣才能為后續數學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冬梅.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2(11):47-48.
[2]劉勝倫.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1):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