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 要:散文是一種能說話、會傳情的文學體裁。形散而神不散,是其最鮮明的特色;言盡而意無窮,是其最突出的魅力。高中散文教學對于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高中散文教學卻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基于此,立足于教學實踐,并結合高中散文教學規律,從三個方面進行切入,就如何提升高中散文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散文;情境教學;反復朗讀;思維導圖
隨著新課改之風吹遍大江南北,各個學校對教師在教學中提升散文教學的有效性給予了充分關注。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閱讀的時候,應當引入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在散文的世界里欣賞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之美景,經歷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之體驗,進而使學生感受散文意境美、探究散文語言美、體悟散文構思美。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升高中散文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創設如詩似畫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散文意境美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以情境為核心,以圖畫、音樂、表演等形式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它與教學活動的交相輝映,不僅能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從字里行間盡情地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還可以與教學內容共同營造一種深遠的意境。有鑒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散文的時候,就可以創設如詩似畫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散文意境美。
譬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荷塘月色》這篇散文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聽過鳳凰傳奇所唱的《荷塘月色》這首歌曲嗎?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來一起傾聽這首歌曲。”如此一來,學生在傾聽歌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入一種清新美好的情境之中。其次,教師利用電子白板技術向學生播放荷花的圖片,并讓學生說一說聯想到的古詩詞。有的學生說:“映日荷花別樣紅。”還有的學生說:“出淤泥而不染。”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對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篇課文進行賞讀,并在引導學生感受這篇散文的意境美的時候,為學生播放關于《荷塘月色》的視頻,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詩情畫意的情境之中,充分感受《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所體現出來的一種清新雋永、靜謐祥和的意境。
二、采用反復朗讀的方法,讓學生探究散文語言美
散文不僅能夠體現深遠的意境,還能展現語言的魅力,它是語言的舞蹈,語言的狂歡。那一個恰到好處、精雕細琢的字就足以蘊含無窮無盡的情思,那一句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句子就足以讓人回味無窮,余音繞梁。不論是字字珠璣,絲絲入扣,還是句句煽情,娓娓道來,都盡顯散文語言之美。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散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的方式,讓學生探究散文語言之美。
例如,教師在教學《故都的秋》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故都的秋》是一曲悲涼的頌歌,也是作者內心深處的孤獨告白。所以,故都的秋天是清的、靜的、悲涼的。下面,請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的方式,對課文的語言進行賞析,并從這些生動形象的語言中觀秋色,聽秋聲,品秋味。”其次,學生一邊朗讀3~11自然段,一邊在朗讀的過程中圈出表現秋天色彩的詞語,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從語言的角度對課文中的五幅秋景圖進行賞析。一言以蔽之,這樣的方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故都的秋》的語言美。
三、妙用思維導圖的方法,讓學生體悟散文構思美
散文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不僅能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對散文的行文思路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與理解。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散文的時候,應當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
譬如,教師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散文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請同學自主閱讀這篇散文,而后利用思維導圖對《燭之武退秦師》的結構以及行文思路進行梳理。”其次,學生一邊對《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散文進行閱讀,一邊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結構以及行文思路的梳理。再次,教師讓幾個學生把自己的繪制成果展示出來。有的學生以“行文結構”為關鍵詞,向四周延伸出“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軍、迫晉撤軍”等分支;還有的學生以燭之武退秦師為中心詞,畫出了“示弱、離間、利誘、瓦解”等分支;還有的學生……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燭之武退秦師》的結構圖解。總之,這樣的方法不僅使學生體會到燭之武的三寸巧舌,一番善辯,還使學生體悟散文的構思美。
綜上所述,散文不僅有詩歌的韻律、詞賦的鋪陳、戲劇的精妙,小說的情節,還具有流水般的語言、鮮花般的容貌、彩虹般的色彩、建筑般的結構。可以說,散文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教師在高中散文教學中應當注重散文的教育價值,充分發揮散文的教育功能,充分挖掘蘊含在散文中的美,并通過創設如詩似畫的情境、設計小組討論的活動、妙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等方式,對散文教學進行創新,從而使學生充分體悟到散文的魅力與韻味。
參考文獻:
[1]鄔龍光.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8):130.
[2]趙順蓮.高中語文散文教學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