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益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發散思維的輔助手段,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可以協調各級主體之間的關系,協調各種記憶、閱讀、思維的關系。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可以將之前無序、重復、雜亂的知識統籌關聯在同一個知識點上,對課程內容進行分類總結和梳理,將枯燥的數據轉化為圖形,運用比較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幫助學生分析難于理解的數學語言。用好思維導圖,能更好地表現整個教學設計、把控教與學的各個環節,實現重難點的突破。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數學;教學;發散思維
一、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理解與應用
(一)思維導圖的含義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數學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它簡單卻又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有關的主體關聯在一起,運用人腦的有關機能使人能夠放射性思考,使我們的大腦可以足夠發散,基于這種優勢,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二)思維導圖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首先它符合新時期課程改革的要求,發散學生思維,更利于培養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思維導圖簡化了語言的表述方式,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晦澀的知識點,而且節約了很多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最后,思維導圖能清楚構建知識點與知識應用間的聯系,易實現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是否理解知識要點,且是否可以利用知識要點對實際的應用問題進行解答這一目標。
二、將思維導圖運用在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方法
(一)充實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準備的重要環節,用思維導圖充實教學設計,能直接提升學生對新授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思維導圖可應用于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如數列模塊小結的教學設計,可畫出思維導圖(圖1),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整個教學的設計,節省教師備課時間,有利于教師對課堂進程的把控。思維導圖還可應用于例題、重難點的解析,為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加強學生的記憶,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如在構造等差(比)數列求通項的例題講解中,借助思維導圖(圖2)歸納整理,學生將很容易區分各類題型,形成的長期記憶。
(二)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
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小組合作制圖,貫徹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也讓教師對學生、學情更加了解。如在數列模塊的學習小結,讓學生小組合作梳理知識點及對應題型,并制作成思維導圖,然后給大家分享制圖思路。在這過程中,學生會明晰知識結構、理解知識點與題型的聯系,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更了解學生的學情,體會學生思維的多樣性,不同的學生會制作出不同的思維導圖,有的學生按知識點制作出圖3(也有學生會詳細到具體的例題),有的學生按題型制作出圖4(也有學生會詳細到具體的知識內容),這時教師可引導把控,通過分組探討、完善改進,實現把兩個圖聯系起來,揭示知識點與題型之間的聯系,形成思維導圖(*),清楚地構建出數列知識與題型之間的聯系,鞏固了對知識、題型的掌握,該過程亦可使學生發散思維得到提升。
總之,學生思維素質的培養并不是一兩日便能成就的,要貫穿于日常的教與學中,讓學生有機會鍛煉。也許學生剛開始對于思維導圖這種教學方式并不熟悉、不理解,但是只要教師堅持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在呈現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利用思維導圖將學情和教學重難點結合,讓學生的大腦思維得到擴散,讓學生對重要的知識點并不僅僅是記住,而是通過知識點的關聯性達到理解的程度,整個高中階段下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定會有極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秦泗偉.從一節新授課的教學設計探索高中數學有效思維課堂的構建[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2):135-137.
[2]高玉婷,郭天印.思維導圖在國內高中學科教學中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11):108-110.
[3]徐歡歡.“思維導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