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原
摘 要:開展文創類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研究,可以拓寬高校實踐教學研究領域;而借鑒“i未來”模式完善文創類人才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可以豐富實踐教學研究的內容,發展實踐教學理論。
關鍵詞:校企合作;文創類專業;實踐教學研究;“i未來”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亟須一批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高質量文創類人才。如今,各高校文創類相關專業開展實踐教學,基本上都依據專業教學計劃來組織教學工作。學生在畢業實習時所聯系的實習基地多數由于人員緊張、實習周期短等原因,往往只安排學生進行參觀等認識實習,或是僅給學生安排一些簡單的設計任務。學生很難接觸到投放市場的真實項目。因此,各高校文創類專業在實踐教學的開展上往往存在與市場脫節的現象。為此,許多高校開展了實踐教學改革,而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是改變此現狀的一個卓有成效的突破口。校企合作是學校和企業建立的一種良性的合作模式,注重學生在校實習和企業實踐,通過合作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為企業輸送優秀人才的雙贏機制。本文以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為前提,探索優化文創類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新途徑,并結合“i未來”文創市集模式,探索建立文創類人才培養實踐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1 優化文創類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
1.1 制定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方案
圍繞文化創意產業對人才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獨特需求,針對文創類專業學生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首先,確立以技術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核心,圍繞專業培養目標確定開設課程的上課方式與課時分配等工作。其次,充分整合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設計,既體現專業崗位的要求,強化專業技能,又能反映理論體系,突出專業特點。最后,將學生進入校企合作企業實習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使學生通過產學結合企業實踐模式的培養,融會貫通所學知識,提高知識應用的實踐能力,最終實現專業與崗位的有效對接。
1.2 加強文創類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
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了解就業市場、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水平的實踐平臺,是一種能將理論知識與崗位技能、設計實踐、市場規律結合在一起的培訓方式。
合作形式主要分為頂崗實習模式和合作展銷模式。設置頂崗實習的合作企業會根據實際崗位要求設置適合文創類專業學生的崗位,帶來包括設計技能、營銷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的培養。參與合作展銷模式的企業則會依托企業自身銷售平臺,發布展賣學生作品。學生可以通過展賣情況獲得來自市場的直接反饋,訓練學生在設計實踐與營銷策劃方面的操作運營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2 借鑒“i未來”模式設計文創類人才實踐教學模式
2.1 “i未來”營銷模式
“i未來”是由長春艾愛未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建的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的原創藝術產品交易平臺。“i未來”聚合了大量文創類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入駐,在旗下的APP平臺上,搭建每位設計師或藝術家獨立的線上電商交易原創店鋪,展示并銷售各種原創藝術產品和文創類手工藝品;定期舉辦線下藝術沙龍、展示會,展示、售賣原創藝術產品。平臺吸引了眾多高校文創類專業的師生參與其中,這使學生作品進入大眾消費市場,成為商品,完成了作品與市場的對接,更促進了教學成果的轉化。“i未來”平臺以獨特的商業角度、多樣的營利模式,探索出了一條全新的原創藝術產品銷售之路,也為文創類人才培養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啟迪。
2.2 “i未來”營銷模式對文創類專業實踐教學的啟示
文創類專業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依靠兩種模式:學生進入合作企業頂崗實習以及教師輔導學生參與實際商業項目。這兩種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企業頂崗實習與參與商業項目的實踐模式往往要求學生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進行設計創作,這種做法固然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術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在設計創作思路上的創新與發揮,扼殺了創意行業最珍貴的創造力。其次,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大多是以企業為實習生安排任務和教師輔導學生為主,程式化的學習方式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i未來”營銷模式借鑒到文創類專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實踐教學模式:
(1)定期組織校內模擬文創市集。授課教師在進行實踐課程之時,由單純地以教師為主體講授,學生做作業的形式,轉換為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自身的創新能力動手設計文創產品,教師作為輔助進行輔導并把握設計方向。最終的成果檢驗也由傳統的學生交作業老師批改的形式,變為學生參與校內舉辦的模擬文創市集進行售賣。這樣,每個學生不僅是產品的設計者,而且成為了產品的銷售者;不僅使學生得到了設計方面的實踐,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包括策劃能力、動手能力和營銷能力在內的綜合素質。
(2)參與線上售賣、線下展銷。高校可以計劃與“i未來”原創藝術產品交易平臺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有計劃地將學校師生的文創產品投放到平臺當中參與線上售賣,并積極參與由“i未來”平臺組織的各項藝術沙龍、展銷會和藝術設計交流活動。這種方式使學生對自己原創設計師的身份更加具有認同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提高學生創新創意能力產生有力的推動。
(3)建立實踐新模式下的綜合考核系統。為保證引入“i未來”營銷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合理性,可以建立一套與之配套的綜合考核系統。在實踐課程中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整體評價,不僅要參考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素質、創新能力、在校內文創市集以及在“i未來”線上線下銷售中體現出的對市場規律的把握與策劃營銷能力。具體考核項目及標準如表1所示。
3 結語
在高質量文創類設計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的今天,高校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至關重要,實踐教學也是培養文創類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環。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視角,對文創類專業實踐教學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實踐改革方案;通過對“i未來”營銷模式的分析探索,提出了借鑒“i未來”模式設計文創類人才實踐教學模式的新思路,豐富了實踐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出熟知市場規律和商業運作模式的文創類高級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君.“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
[2] 付其林.道路專業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實驗·探索,2019(4).
[3] 賈燕燕.借鑒德國“雙元制”探索汽車電子技術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J].智庫時代,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