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波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說話技巧,也有助于閱讀能力地提升。良好的寫作能力除了需要一定方法的指導、必要素材的積累,還需要獨特的構思、敏銳的觀察力、對事物的感知力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寫作訓練
一、新時期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
1.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
對于寫作本身而言,要求積累豐富的知識。小學生由于年齡和生活閱歷的關系,在知識儲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教師應當通過多方面的渠道,如開展活動等,引導和鼓勵學生多閱讀和積累。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課程中所學的內容,或組織分角色的話劇編排,或組織歷史再現課堂進行討論,或組織故地重游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搜集資料、做各項準備工作,有切身的參與體驗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高質量作文,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適用課外讀物,如古今名著、優秀文章等,這樣才能夠積累到豐富的知識和素材,有助于寫作能力地提升。
2.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興趣是不可缺少的。語文老師應當結合寫作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安排寫作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好引導作用,讓學生多觀察生活細節,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根據實際經歷進行寫作,使小學生的作文生動形象、富有活力、感情真摯讓人深有同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作文創作能力。如寫《我的媽媽》就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回家進行觀察,之后在班級里排演小劇場扮演媽媽的日常,感受爸爸的心理。教師在寫作課堂中,通過這些活動改變了傳統寫作課堂的機械和枯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
3.重視語文寫作選題范圍的合理拓展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話題作文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寫作教學模式,讓學生針對同一時間內進行同一內容或相似內容的寫作,但由于每個個體已有經驗積累的不同,自然會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為了全面提高寫作教學效果,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包括根據詞語造句,根據已有范例進行縮減或者擴充句子,使學生在訓練中夯實基礎,進而提升寫作能力。教師也可以以教學的內容為基礎,要求小學生誦讀優美的段落與語句,積累文化底蘊。在寫作時,可以為學生多提供一些選擇,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進行創作。
4.重視語文作文的總結與講評
對于小學語文中的寫作教學來講,作文完成后還需要對其進行講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存在哪些問題,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和提升。而對于小學生來講,由于剛剛接觸作文寫作,有時候會感覺無處下筆,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處于什么水平,不知道該如何提高。這時就需要教師加強作文的講評總結工作,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推動他們寫出更多更優質的作文。因此,教師應該注重作文點評環節,做好作文講評總結工作,鑒于教師精力有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抽出部分學生的作文,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點評,培養學生對于作文的鑒賞和評價能力,讓學生能夠了解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什么樣的作文存在一些急需改正的問題。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成小組,以小組互動的形式進行作文的點評,使學生對別的同學的作文寫作情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之后,教師可以最終進行總結,將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指出,當然,學生寫的好的也要指出來進行表揚,激勵學生不斷寫好作文。
二、新時期我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1.寫作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改進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習慣于讓學生根據固定題目、固定格式等進行寫作,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容易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體現不出學生的真實想法與能力,此種傳統固化的教學模式,不能達到鍛煉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有的教師為了提高寫作成績,會根據之前考試的試題讓學生提前準備一些精彩段落、常用句式等,這樣通過押題、背誦范文的方式在短期是可以幫助學生取得好的成績,但從長遠上來看,是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寫作能力的真正提高的。
2.需要更加重視寫作教學
部分教師認為小學生年齡小,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沒有語文素養的積累,還不可能寫好作文,所以不重視寫作教學。同時,還有一部分教師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所以把本該安排寫作教學的時間,用于他們認為重要的需要加強的那部分教學活動中,這方面還需要進行改善。
參考文獻:
[1]李蓮.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改革[J].語文建設,2015,(33):13.
[2]田學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6,(23):100.
[3]毛新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7,(33):128.
[4]吳尚婭.個性化角度下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8,(1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