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爆炸時代,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應用滲透到社會各行業領域,改變人們的原有生活方式,對傳統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內容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裝配鉗工實訓與考級》是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課程改革的教材,課程結合項目教學法,根據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最新機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裝配鉗工實訓考級核心課程標準編制,課程主要內容有鉗工基礎技術訓練,裝配鉗工技能綜合實訓考級等。教學項目包括相關知識,方法步驟,檢測評價等,使學生通過學習訓練達到相應等級水平。項目注重新技術工藝的介紹訓練。課程具有較強的是實踐性,傳統課程教學方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微課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升高教學效果,達到課程教學目標。本文分析了《裝配鉗工實訓考級》課程的特點,介紹了微課教學方式的應用價值,探討了《裝配鉗工實訓考級》課程教學中微課教學的應用。為課程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裝配鉗工實訓考級;微課教學;課程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TG9-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3-014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067
在網絡Web2.0時代,微博,微信等網絡通訊平臺具有互動性與參與性強,信息傳播速度快等特點的社交工具軟件,迅速掀起熱烈的微浪潮,微電影,微小說等大量涌現,教育界進入微時代。微課是信息化技術發展的產物,是一種新型學習方式,為傳統教學方式帶來了深刻變革,具有教學目標清晰,播放時間短,教學內容精煉等特點,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創新教學模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針對高職《裝配鉗工實訓考級》課程教學現狀,分析高職裝配實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論述微課在裝配鉗工實訓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意義,最后探討了裝配鉗工實訓課程微課教學的應用。
1 微課程的相關研究
1.1 微課程在鉗工實訓教學中的研究
微課是根據新課標與課堂教學實踐,反應教師針對某一知識點的教學活動中運用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體,微課具有類型多樣,交互性強,使用方便等諸多優點,微課的出現在教育領域掀起了新的浪潮。我國微課研究起步較晚,我國對微課的相關研究始于2011年,廣東省佛山教育局信息網絡中心的胡鐵生老師,率先提出微課的概念。當前研究大多停留于對微課的概念,含義等淺層次的探討,對微課程的應用設計方面的研究不十分廣泛。
如何有效提高微課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成為教學中必須考慮的實際問題,《鉗工實訓》課程是數控技術專業,汽修專業,電子技術專業等專業課程基礎實訓課程。為適應社會用人市場需求,機械專業對專業核心課程微課進行教學改革,教學模板內容更貼近生活實際,以項目教學法為主,有效針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生產制造相關行業輸送合格人才。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要求課程教學與時俱進,開發新的教學方式,結合中職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吃苦精神等特點,如何利用網站,手機等進行教學,成為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微課的出現為教學改革開辟了符合現代化教學需求的道路。信息化教學中,探索網絡課程,教學視頻等開發應用,鉗工實訓課程編寫出版校本教材,搜集大量教學案例,通過學校教學資源平臺共享,在課前,課后起到很大的作用[1]。
1.2 微課程特點
微課具有便捷性高等各種突出優勢,已成為當前課堂教學深入應用的新型教學技術之一。在中職機械類實訓課教學中具有突出意義。學生的自學任務單在學習環節發揮導航作用,微課成為資源的核心,能夠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便捷性,在課堂教學前起到知識傳遞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影響教學內容的教學效率。
微課教學能夠靈魂處理中職機械實訓課教學知識點,課程教學中如何選擇處理其知識點決定微課設計質量,靈活的選擇微課類型,應結合實訓課的知識點內容有針對性的選擇適當的微課類型,以提升微課教學效果[2]。
2 微課程在鉗工實訓教學中的意義
2.1 鉗工實訓教學的不足
鉗工實訓是職業院校機電類專業培養工程機械操作工等崗位人才的技術型基礎課。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設備維護,工藝實施等能力一適應現代化大國工匠的要求。鉗工實訓課程在機械類職業崗位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培養知識+技能型人才是教學工作應思考的重要問題。
由于工作環境差,所用設備工具簡單,鉗工實訓教學使學生的求知欲備受打擊。實訓內容形式較為單一,使學生容易產生浮躁的情緒。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必須強化專業思想教育,通過改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分階段層次實施教學目標,合理有效的應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2.2 微課程在鉗工實訓教學中的優勢
鉗工以手工操作為主,鉗工教學是中職機電專業中的重要基礎課程,鉗工要求具備高超的操作水平。傳統的鉗工教學往往僅能實現技能操作教學目標,要想培養出高水平的鉗工需要改進傳統教學方式。在鉗工經典作業鉆孔中,如何控制孔徑公差,孔距與位置公差等技術,是鉗工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
現階段,大部分學校能將一體化教學熟練應用于鉗工教學中。在一體化教學基礎上,應深刻思考如何將學生感興趣的網絡與教學結合,讓學生快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微課視頻教學包含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檢測等信息,微課在傳統鉗工教學上發展,區別于傳統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
3 微課程在鉗工是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3.1 微課程教學設計
淮安生物工程高職學校地處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淮安,是公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學校,為國家職教改革發展示范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建設單位,是全國科技特派員工先進集體。院校是以五年制大專為主的國家級重點學校,創建于1908年,2003年升格為高職學校。為江蘇省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
對淮安生物工程高職院校汽車制造專業1801班鉗工實訓課微課教學進行設計,針對院校鉗工實訓課程教學特點,選擇鉗工課程挫削姿勢課題進行微課設計.錯誤的挫削姿勢會影響加工工件的精度。采用微課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首先要明確課程教學重點為銼刀的握法,挫削動作。然后進行銼刀握法與銼刀動作微課的制作準備教學資源,視頻盡量在10分鐘以內,錄制演示操作者標準作業動作。錄制操作動作時,盡量用多角度拍攝方式,讓學生能夠全方位清晰看到臥刀與作業的動作。錄制時刻加入解說,在視頻后期加工中添加簡練精準的語言。
微課選題要與實際應用結合,引入課題時應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不能一味以教學經驗灌輸教學內容。微課中學習單元難度要適中,讓學生能聽懂學會,突出學習環節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微課不能盲從形式,應注重微課實際應用效果。
3.2 微課程的應用
教材可參考《鉗工基礎技術》,教材內容廣,實操針對性不強,采用《鉗工生產實習》為輔助教材。教材對技能操作講解較多。將教材合用有利于學生實訓教學。教師可以自主開發課題涉及多個教學任務,利用產品加工過程完善學習,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采用任務驅動法以提出任務—解決任務為綱要,讓學生領料備料,檢驗入庫,通過微視頻演示梳理總結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形象與體驗統一,最終實現一體化教學法實踐前學習理論,實踐后總結理論。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法總結概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動手實踐法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每個教學任務涉及任務下達,講解演示,任務檢查等環節。首先任務下達環節,課前通過公眾平臺發動預習內容,如微課APP可根據線下課程進度定時上傳課程相關微課視頻,學生可通過手機掃描教師推送的二維碼進入直播間學習。讓學生對學習任務有明確的認識。教師針對教學內容題材引導性問題。如何制定加工工藝等,學生分析任務圖紙思考教師的提問,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學生按圖樣要求查閱相關資料手冊,形成統一的小組意見。通過分組討論,學生對任務的解決方案有了不同深度的理解。教師把握任務的講解演示時機,利用PPT空間講授工藝信息,講明切削用量,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精講,利用思維導圖分析任務零件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加工方案,學生仔細觀察教師演示操作。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學生找到任務的解決方案。通過分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師指導學生填寫加工工序卡,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要求學生完成工件的實際加工,分組練習是教學流程中的重點環節。
完成分組練習后,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測量工件的方法。各小組成員互換零件,公平打分。寫清每項目的得分依據。為使學生加深對自己表現的認識設計教學評估環節,教師客觀評價學生的表現,對單元知識點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深化認識,完成重點回顧。由組長完成評價表的組內自評,每位學生針對自己在實施任務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措施。
4 結語
利用微課教學盡量易真實的工作任務與技術資源,使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接受能力不同,應研究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細化分層教學,以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韓嵩.微課在中職學校鉗工技能實訓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電教,2019(05):29-31.
[2]安玉環,李海燕.淺談微課在鉗工實習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J].職業,2019(06):94-95.
[3]覃佳照.微課在《鉗工實訓》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5):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