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珍珍
摘 要:數學是一門以數量關系、空間關系、函數關系為基礎的一門學科,而小學階段的數學以基礎知識為主,需要小學生真正樹立數學思想意識,學會用數學知識來解釋數量問題。其中,符號化思想便是數學思想的一種,因為符號本身就是用來進行數學表達的基本媒介,存在簡潔直觀的特點,也關系著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健康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滲透符號化思想,為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做準備。本文將從以簡化語言解釋數學符號、利用數學符號解釋數量關系、以問題情境引出數學符號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符號化思想。
關鍵詞:小學數學;符號化思想;滲透策略
在數學中,符號無處不在,小學生也可以在符號的提示下去分析數學問題,從而更好地概括出數學知識及其內在聯系,使得數學學科擺脫繁瑣的、啰嗦的語言表達,形成獨特的數學語言。而且,小學生也可在符號的啟發下展開特定的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活動,從而切實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逐步生成數學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符號,使其懂得每一個數學符號的現實意義,同時也要引導小學生利用數學符號進行問題表達,豐富小學生的符號應用經驗。
一、以簡化語言解釋數學符號
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與共享資源的基本媒介,小學數學教師所設計的教學計劃也需要通過語言進行。不管是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互動模式,還是自新課改以來所展開的數學探究活動,都需要通過語言進行數學表達。那么,在滲透符號化教學思想時,小學數學教師也要積極利用簡潔的語言來進行符號描述,以便讓小學生們真切把握數學符號的現實含義,為后續的數學建模活動做好充足準備。
就如在“加法和減法”一課教學中,小學生就需學習加法、減法的概念,計算5以內數字的加法算理。為了幫助小學生形成符號化數學思想,我設計了幾個問題,借助簡潔的語言引出了數學符號。比如,“小明有2支鉛筆,后來小明媽媽又給小明買了2支鉛筆,請問小明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小強一共有4支鉛筆,請問小明跟小強誰的鉛筆更多?”在解題時,我強調了“增加”、“多了”這些語言,由此引導學生列出了“2+2”這個算式,告訴學生“+”有增加、多了的含義。然后,在比較鉛筆數量時,學生也可發現小明與小強的鉛筆數量是一致的,所以我就引出了“=”這個符號,用“等于”、“相同”、“一致”等詞語解釋了“=”這個常見符號。同理,我也強調了“-”是指減少、少了,讓小學生們樹立了明確的加減法意識,掌握了“+”、“-”、“=”的符號意義。
二、利用數學符號解釋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是數學學科的基本內容,小學生需要根據題意來建立相應的數量關系,由此參與問題解決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自主利用數學符號來建立、解釋與分析數量關系,使其自主應用數學符號,從而切實深化小學生對數學符號的認知,使其形成符號化數學思想。
就如在“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教學中,我就利用小學生對除法符號的理解設計了一些數學問題,要求小學生自主建立數量關系,用符號進行數學表達。比如,問題為:“老師一共有9個蘋果,但是現在有4個學生,請問每個學生可以分到幾個蘋果?”由于學生們已經在除法知識學習中掌握了“÷”就是與“平均分”有關的符號,與題意相符,所以自主列出了“9÷4”這個算式,但是發現商無法取得整數。于是,本班學生嘗試將剩下的一個蘋果平均分給四個學生,每個學生可分得“一半的一半”,但是卻不知如何用符號表述。對此,我引導學生們學習了“有余數的除法”知識,使其將算式改寫成為“9÷4=2……1”,從而進一步優化了小學生的符號化數學思想。
三、以問題情境引出數學符號
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為情境是還原知識發展史的一個基本策略,提倡教師通過創設課堂情境來促使學生自主建構學科知識。客觀來講,數學符號比較抽象,而小學生本身又是以感性思維為主的,很容易因為無法代入自己的感官認識而難以理解數學符號的現實意義。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借助問題情境引出數學符號,利用情境調動小學生的感官思維,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出數學符號的內涵,從而切實優化小學生的符號意識。
就如在引導小學生們學習加法交換律這一運算定律時,我就積極創設了問題情境,即我會拿著兩盒粉筆,先遞給甲同學一盒粉筆,再遞給乙同學一盒粉筆,然后讓學生們思考他們一共有幾盒粉筆。然后,我改變了順序,先遞給乙同學一盒粉筆,再遞給甲同學一盒粉筆,再讓學生們計算他們一共拿了幾盒粉筆。在這一問題情境的啟發下,學生們推測加法關系的順序并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于是,我就要求小學生用符號來表述這一結論。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得出“a+b=b+a”這一數學結論,從而學會用字母描述某個數學規律,進一步開發了自身的符號化數學思維。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符號化數學思想可以進一步優化小學生的理性思維發展,使其更好地探究、應用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符號化教學,將符號化思想滲透于數學知識的生成、遷移過程中,促使小學生主動利用符號化思想來解決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程小愛.小學數學滲透符號意識的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18(03):70.
[2]劉家長.小學數學課堂滲透符號化思想的策略性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