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粉蕓
【關鍵詞】 數學教學;創新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60—01
培養創新人才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擺在重要地位,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當前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問題。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素質教育理念出發開展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具有絕對的權威,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只能亦步亦趨地跟隨教師的安排而進行數學知識的認知與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主動性往往容易受到束縛,并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依據新課標提出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動應該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數學教學也是如此。如果讓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沒有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與分析,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都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可見,要讓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應立足新課標的素質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學生的學習有著必然的聯系,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的學習思維處于最佳的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才會高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會高。因此,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是學生主動創新的前提。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其次要真正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呵護。再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每一次奇思妙想,并及時鼓勵學生的這種行為,為他們下次的創新提供動力基礎。最后要給學生提供創新的空間與舞臺,讓學生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比如,教學“年、月、日”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展示一些日歷冊、掛歷、年歷卡等等,然后問學生:“這些是用來干什么的?有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生日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年哪月哪日誕生的呢?”教師通過提問這三個問題,讓學生沒有課堂上的壓力感,并且這三個問題與我們的生活常識息息相關,學生也容易回答。然后教師再提問學生:“年、月、日還與我們的生活有哪些聯系?”如此便給學生營造了輕松的課堂環境,學生在回答后面的問題時就自然而然地增強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三、創設探索性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天真活潑、喜歡提問是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只有以此為基礎,創設探究性的教學情境,就必然能夠實現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比如,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筆者為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探索性的教學情境:“大家喜歡玩捉迷藏嗎?老師把我們學過的兩個平面圖形藏在了這兩張圖片里,一張是數學書的封面,另一張是郵票,你能找出來嗎?”當學生找出來之后,筆者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個長方形,然后觀察并且說出長方形的特征,接著再用同樣的方法說出正方形的特征。此時,教師告訴學生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定義。同時著重強調:正方形有四條邊,且四條邊一樣長。最后讓學生按照定義再思考一下,自己之前說的是否合適。學生通過比一比、量一量,最終驗證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實踐證明,這樣教學,學生不僅快速掌握了所學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最主要的是提升了創新能力,增強了創新意識。
四、樹立優秀典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通過將小學生中創新意識較強、在數學學習方面具有較高主動性的優秀學生作為榜樣重點推出與表揚,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生理性思維尚不完善,自身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創新意識,怎樣才能具備創新意識。既使教師通過努力去培養,在具體的學習中學生對于創新意識也很難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通過榜樣的樹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將學生當中創新意識較強的學生樹立為榜樣和典型,其他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參考與學習的對象。通過對榜樣的認識與其學習方法的認識,學生就會對創新意識具有更準確和清晰的認知,從而提高其數學學習水平。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