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星
【關鍵詞】 數學教學;微課;興趣;難點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61—01
隨著多媒體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也悄然興起,并備受師生的喜愛。那么,什么是微課呢?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過程。微課為更好地解決學生自主學習開辟了新的途徑。
一、微課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對學習有興趣,便能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把學習當成一件快事,樂此不疲,學習效果自然就好。微課信息容量大,在播放中有聲音、圖像、文字,還有一定的趣味性,正好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如,課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微課,結合教師提前布置的學習任務來實現導學功能,即幫助學生預習重點、難點和需要事先學習的背景知識等內容。微課中系列內容的巧妙設計,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在頭腦中架設起新舊知識的橋梁。學生反復觀看微課,能達到逐步理解的目的。學生初步掌握了知識框架后,可把自己不懂的知識做上記號,以便在課堂上向教師請教,這特別能促進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如,在教學《圓的認識》前,為了讓學生自主探究圓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將任務單上的圓片剪下來,根據微課提示和要求,通過動手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將實際看到的和想象的“圓”進行對比,經過觀察、想象、比較、分析、抽象等過程,自己得出圓的特征。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又可以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可以說微課已經逐漸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
二、微課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
課中使用微課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新穎的問題,利用微課的動態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本節重難點知識進行點撥。如,在教學二年級數學《奧運開幕》一課時,學生對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能很快學會,但1分鐘等于多少秒學生不易理解,這時如果僅憑教師的講解,學生有可能印象并不深刻,微課中通過鐘面上時針分針的動態演示與清晰講解,讓學生認識時分秒,并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首先,出示鐘面,初步喚起學生對表的認識。隨后通過鐘表上的大格子和小格子形象具體地剖析鐘表,幫助學生認識鐘表上有12個大格子,每個大格子里又有5個小格子,一共有60個小格子。其次,在學生對于鐘表的結構有了明確的認識后,通過鐘表的轉動演示,給出1時和1分的概念。時針走一個大格是1時,分針走一個小格是1分。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最后,在認識時分兩個概念后,通過觀察“時針轉動的同時,看看分針有什么變化”這個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時分之間的進率。
又如,教學《組合圖形面積》一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初步掌握用“拼”“剪”“移”“補”的方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實際操作后再觀看微課,巧妙地演示了組合圖形的分割和填補的過程,初步感知幾何圖形在時空中相互轉換的關系。充分體驗圖形的空間美和建構美,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后,通過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三、微課助推學生輕松復習
在上課時,學困生有可能不能完全掌握所學知識。有了微課,學困生在課后復習時,對上課沒有聽懂的內容,可以觀看微課反復學習、認真復習;可以根據微課中提出的練習題進行練習,助其提高作業效率。家長也可以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反復觀看教師所發的微課,然后根據自己所學檢查和輔導孩子,這樣就方便多了。特別是那些因病或因事缺課的學生,有時教師沒有時間及時給學生補課,有時教師補課時也沒有像在課堂上講課那么具體。這時,學生就可以通過微課進行自學,及時掌握知識。
四、微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微課的制作過程就是教師將教材和教學手段融合為一體的過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制成微課,簡單實用,是一個微研究的過程,也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制作微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很多好處:有助于促進教師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師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和準確性,還對教師的思維能力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有助于教師對問題的深入思考。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