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金娥
[摘 要]創設新情景問題即在講解知識前先營造情景,情景中融合著問題,通過問題的啟發,促進學生的思考,逐漸引導學生形成英語思維,進而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從動態新情景、開放新情景、發散新情景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意在通過新情景問題的創設,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新情景問題;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7-0084-01
思維品質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英語思維品質形成的過程中,問題的創設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講課時,經常會讓學生思考,但一些場景問題,僅憑借學生的靜態思維,往往不能達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往往會在講課中,創設一些動態的情景,讓學生的思維在情景中活躍起來,迅速理解,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My e-friend》這個單元,e-friend在國外比較普遍,但在我國范圍卻不廣。學生們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只能依靠死記硬背來記憶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們深刻記憶這部分內容,我會在課堂上創設一個動態的情景,模擬網絡,學生們通過手寫來結交“friend”,我充當網絡,幫助學生們相互傳遞。“One day,Jim want to talk with his e-friend. He write……”,然后我鼓勵學生們寫出自己想說的話,我給學生們傳遞,模擬網絡發送,讓學生體會有一個“e-friend”的樂趣。同時,我也將新知識點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在理解的同時,進行應用。這樣的一個過程下來,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也增強了對這部分知識理解的深刻性。
動態新情景問題能夠有效起到“扣環”的作用,不僅將場景印入學生的思維之中,更在場景的動態變化下,增進學生對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必然反應的理解,隨著一系列思維的連鎖反應,學生會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新情景的創設也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性,所謂開放就是關聯,將一個場景中的一些因素與其他事物相關聯,學生在場景中能夠充分地發揮聯想和想象能力,擴增思維的廣闊性與靈活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進行思考。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After school》這個單元,主題講述學生放學后進行的活動,我在教學中會給學生創設一定的開放性新情景。“Today is Friday. After school,students begin to do everything.……”情景開始了,我讓學生們做著動作,然后說一段自己放學后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到“play football/basketball/volleyball……”這類的詞語,也可以介紹其他的學生都在做什么。同時,課堂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還會鼓勵學生們進行對話,相互詢問要做什么,相約一起玩游戲或者一起做作業。創設了一個開放的新情景,學生們在新情景中自由發揮,練習了口語,掌握了知識,也開闊了思維。
開放性的新場景包含更多的聯想因子,通常會結合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在想象的過程中,聯系到自身的感受,增進了理解。在聯想的同時,學生也會將知識點進行緊密的銜接,提升知識點的記憶效率,增強了思維的廣闊性。
創設發散情景問題,即通過講解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各種情況的假設,由學生自己創設問題,在情景中尋找答案。在教學中,我會針對一些對話內容、場景內容等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點撥,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如何靈活性地使用。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How much》這個單元中,這部分內容分為Part A 和Part B 兩個部分,主題是“購物”,這是學生們很熟悉的內容,而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得很緊密,加之,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年的英語,對英語學科不再陌生。出于對這些內容的考慮,課堂上,我創設了“How much is it?”為主題的開放情景,“In the supermarket,…”情景開始了,我選擇了超級市場,并且在課前找到了一段超級市場的背景音,學生們開始模擬問答,“How much is it? They look so beautiful!”一些學生還會進行一定的臨場發揮,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在場景中反復練習。有的學生還會模擬超級市場中遇見老朋友的場景,并進行反復地練習。學生不僅掌握了如何詢問“How much is it?”,還能夠創造性地將一些話語改編,提升了知識的使用率。
發散新情景問題往往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在課堂上教師要對課堂節奏進行準確把握,鼓勵學生們通過各種方式圍繞著主題進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仔細觀察,適時地引導學生,讓學生逐漸形成發散性思維。
實踐證明,新情景問題的創設能夠由淺入深地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能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點中蘊含的規律、蘊含的能力有更加深層次地理解,較好地形成英語思維,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