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高效地輔助課堂教學,這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尤其是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在新課改的深化背景下還沒有徹底地改進低效化問題,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條件來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因此,本文主要以蘇科版初中數學教學為例,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中蘊含著不少的優質網絡教學資源。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展與互聯網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手段也越來越多,初中數學教師如何能夠將這些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和優秀的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引入到數學課堂中,是當前比較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為此,教師要立足于促進初中生數學學習的發展,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多方面地提升數學教學效率。
一、“互聯網+”為初中數學教學帶來的發展機遇
如今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初中數學教學已經不能再局限于課堂上,也不能再局限于書本。為了讓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得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技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則要求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為初中數學帶來的發展機遇,并抓住這一機遇,探討“互聯網+”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教學思路。
(一) “互聯網+”為初中數學提供了開放的教學環境
在新課改深化發展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環境應該具有開放性、創新性、發展性等方面的特點,才能滿足當前初中學生的數學發展需求。尤其是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正處于一個過渡時期,而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處于非常重要的發展時期,以往的灌輸型知識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學生的數學學習目的也不再僅限于掌握初中數學公式與數學定理。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為學生的新發展需要而提供一個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環境。這就需要教師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課堂教學進行深度的融合,讓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輔助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促使教師的數學教學觀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都獲得創新性的變革。
(二) “互聯網+”讓初中數學呈現了嶄新的教學姿態
傳統的說教式教學要成為過去式的教學姿態,還需要當前的課堂教學呈現出完全嶄新的教學姿態。而“互聯網+”的發展無疑為這一變化提供了條件,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擯棄以往的教學模式,朝著全新的方向發展。尤其是以往的數學教學更加強調學科性特征,其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學習難度,長期下來,造成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始終難以完全消化和理解的現象,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而“互聯網+”背景下構建的新型數學課堂卻可以克服這些問題,有利于初中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構建起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
(三) “互聯網+”可幫助初中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
新課改倡導教師要成為任何學科學習的主體,而“互聯網+”背景下的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的運用可以促使學生完全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同時也讓教師完成了角色的真正轉變,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指導者以及輔助者。在這樣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夠依據自身的數學學習需要,自主地通過互聯網手段查找資料,也可通過互聯網渠道來與不同的對象進行數學交流,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加上“互聯網+”背景下,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可通過直觀的手段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二、“互聯網+”背景下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 利用App輔助初中數學教學
在“互聯網+”背景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便攜式移動終端設備已經逐漸普及化。而在這些設備中安裝App,可以輔助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合理地利用自己所持有的便攜式移動終端設備,并且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甚至幫助其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比如在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下載RoomrMeeting Room
App(會議室應用程序),讓學生通過這一App來展開有效的小組討論。而在小組討論之前,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地展開探究性實驗,自己發現同位角相等的情況下兩直線平行的重要數學結論。在這一探究性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好畫平行線的技巧,在動手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建立在學生實踐經驗基礎上的小組討論會更有效率,再加上學生通過移動終端設備的App來進行小組討論,增加了討論的互動性、趣味性和先進性,可幫助學生構建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并且促進自身的能力發展。
(二) 利用視頻功能輔助初中數學教學
在“互聯網+”背景下,現代信息技術的視頻功能可以非常生動地為學生呈現有效的互聯網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動態視頻的觀看過程中,直觀地理解數學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數學問題。尤其是一些展示型的動態視頻,可以讓學生在反復觀看與揣摩的過程中更有效地理解與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的解題技巧,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解題能力,最終可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視頻功能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比如在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勾股定理》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動態視頻來展示相應的數學概念。尤其是教師可利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樹木、陽光、影子等自然現象來與數學領域的勾股定理進行緊密的聯系,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勾股定理的內涵,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力和數學問題的解題能力。
(三) “互聯網+”背景下的自主預習策略
數學知識并非是單純依靠機械識記方式來進行有效記憶與掌握的學科知識,而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索過程中,形成理解式的數學學習記憶,才可以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遺忘率。尤其是在新課改倡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則需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積極地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
比如在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上冊《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一課的教學方面,教師可在課前就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預習,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各種學習渠道來幫助自己更有效地預習這一課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的基本定義與特點來搜尋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例如鏡子、板磚、籃球等等。
其次,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提出問題,然后采用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有的學生在尋找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時,找到了五星紅旗的圖案,有的學生認為它是軸對稱圖形,有的學生認為它不是軸對稱圖形。針對這一爭議性的問題,學生可以展開討論,然后得出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分情況來解決問題。也就是單純根據形狀來判斷,則可認為五星紅旗為軸對稱圖形。而若是站在整體上來看,五星紅旗的五顆星圖形并不能與對應部位形成軸對稱關系,那么此時五星紅旗不是軸對稱圖形。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學生可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也利于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自信心。
(四) 利用互聯網平臺輔助學生鞏固知識
互聯網平臺蘊含著豐富的有效數學學習資源,教師利用這一平臺來輔助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利用其中的數學學習資源來展開有效的學習,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比如在課后的碎片化時間里,教師就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電子郵箱、騰訊公眾號等等渠道來進行鞏固新知識。教師也可自主構建互聯網班級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布置課后作業,讓師生在這一平臺上進行及時的互動交流。比如在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統計圖的選用》的課后作業環節,教師就可以通過多種互聯網平臺來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學會利用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相應的數據。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鞏固積極性,教師可讓學生自主地搜索和選擇不同的數據,選用合適的統計圖來表示相應的數據。在遇到疑點時,可以及時請教同伴或者教師,實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交互式學習,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背景下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這是初中數學教師在新時期的一個重要任務。新課改已經倡導教師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和發展,初中數學教師要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充分迎合這一新時期的教學發展趨勢,通過多方面的教學方式來保障自身學習效率的提升,促進學生個體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景臣.“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56-57.
[2]劉允國.如何利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華夏教師,2018(19):73-74.
[3]萬春麗.“互聯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9):214.
[4]吳佑華.“互聯網+”:為數學課堂生成智慧增效[J].數學教學研究,2016,35(4):2-10.
作者簡介:
鄒紅霞,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橫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