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人都注重保留、傳承和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下,對廣西壯族民歌的藝術美感和文化含義進行賞析和研討就顯得非常必要。如果從藝術美感和文化含義的角度進行賞析,就會發現,壯族民歌有對當地勤勞樸實勞動人民的贊美,也有對黨為民眾創造美好生活的感恩,更有對舊時期社會體制和地域性民俗文化的充分展示。這不僅能夠使人們對壯族風土人情有進一步了解,更重要的是,這也是對我國經典文化地域文化的尊重、傳承和傳播。
關鍵詞:廣西壯族民歌;審美透視;文化內涵
一、引言
我國廣西壯族民歌發展歷程深遠,這種民歌的深遠發展不僅僅是在民間娛樂化的長期流傳,而是地方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定程度的自然階段。在壯族歌曲中表露出了廣大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顯著壯族民眾的聰明才智。相對于其他民族歌曲來說,壯族民歌的美會更具特色,所以就有必要對廣西壯族民歌這種美和文化內涵做出研討。
二、廣西壯族民歌的審美透視
(一)淳樸真摯的人情美
人情美是壯族民歌最為明顯的特征,當地民眾并不介意以歌的形式表露自己的心聲和對好友新朋的愛意。不管是對父母妻兒愛意的傳達,還是對家鄉勤勞民眾的贊美之情,都會借助歌唱進行抒發和傳達,直入似的曲調和填詞將演唱人員的心心聲充分展現。比方說:風吹云動天不動,水推船移岸不移,妹跟哥連連到底,刀劈斧砍也不離。歌詞淺顯易懂,風雖然能夠吹得動天上的云,但是卻吹不動天,江河雖然能夠推著船隨水漂流,但是卻推不動江岸,這就意味著對喜愛之人深沉的愛意,是專一且堅定的,也集中反映出對于兩情相悅人來說,任何外來阻力都無法使他們離散。
(二)深邃雋永的意境美
壯族民歌的意境美,使其有著更加細膩和豐富的表現力,讓歌唱的人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讓聆聽的人愿意認真去體會其中的情感。壯族民歌充分的想象力讓人們對生活充滿熱愛,更加愿意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創造美好的生活,比如:天上有座長虹橋,百年千載天邊吊,如今借來架河上,黨的功勞比天高。把自然景觀比喻成現實環境中的路橋,普通的路橋有如彩虹一般美麗,如此美好意境美的展示,會讓人也不免有如親臨其境之感。
(三)思想深刻的哲理美
壯族歌曲中不僅僅體現對心上人的情感的表達,也有對現在幸福美好生活愛意的抒發。而且其中更多一些歌曲都具有非常深邃的文化含義和人生感悟,如果細化品讀和吟唱就會讓人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比方說:讀書全靠在少年,五六十歲眼也花,十月天時黃桑葉,還有哪個去采它。這首壯族民歌第一句就直接表達出讀書要趁早,歌詞正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意思。
三、廣西壯族民歌的文化內涵
(一)傳統習俗文化
壯族音樂人在寫歌或作曲填寫過程中,更多時候都是在現實環境中去發掘資料,以激發靈感,多年以來世代沿襲的生活習慣是少數民族文化中的一個基本項目。在壯族的許多民歌中就有表達當地婚嫁中的哭嫁。這種哭嫁就是壯族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風俗文化。也就是說哭嫁歌曲的成功創作,就是因為從這樣的習俗中找到了資料和靈感。根據這一習俗,在姑娘嫁入男方家中之前,要將家中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由排行老大的女兒唱出哭嫁歌,旨在表達對父母的不舍和對父母的感激之情,對家人的不舍之情等等。地域性習俗文化在當地婚禮中被完全傳承和傳播,在如此盛大的日子,善于以歌表達心聲、傳達情感的壯族民族必然會來上一曲對新人美好祝福的歌。
(二)社會體制文化
如果對歌曲進行深化研究就會發現,其中優美曲調和歌詞中蘊含著對舊時代艱難處境的表露。在舊時期土建思想的束縛下,在那么的環境之下,即便是勞苦大眾盡全力的做工也未以得到必要的回報。所以,當地民眾就傳唱著要這樣內容的歌曲“可惡的世間是這樣不平,窮人為生活奔波淪落四方,悠長的歲月啊我何時回家鄉!”盡管歌詞短小,但其中卻表露出對封建思想的抗爭,也是對本身艱難處境的投愁苦,更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日常生活文化
對話交流是我國壯族民歌生活文化的集中展示。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當地民眾會借助歌唱來傳遞對愛人的情感,若是有外人來到壯族,地方民眾便會以歌唱向外來人行歡迎禮。不僅如此,壯族當地民眾還會以歌唱開展辯論賽或益智的娛樂活動。所以就可以總結出,歌唱不僅僅壯族民間的一個藝術項目,而是當地民眾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可以說是壯族的地域性交流工具,這也自然就會在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無可企及的現實效用。
四、結語
相對于其他民族歌來說,廣西壯族歌到更具有獨特性,既會體現其本土地域性特色美,而且其中還蘊含著多元的文化含義,這些具有獨特美感和多元文化的民歌若是得到良好傳承和傳播,也就意味著少數民族藝術未來的良好發展,而且也意味著對我國經典文化的完整保留和持續傳承。
參考文獻:
[1]王恒華.廣西壯族民歌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藝術評鑒,2019(21):12-13.
[2]溫泉.廣西壯族民歌音色型潤腔及審美取向探微[J].民族音樂,2018(04):6-7.
作者簡介:鄧金生(1971.8.13),壯族,籍貫廣西龍州縣,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中學一級,南寧沛鴻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