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華
摘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提升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的培養和提升。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運用柯達伊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堅實音樂功底,挖掘學生音樂天賦,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和素養,從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課;柯達伊教學法;實踐探究
一、引言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對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高中生是音樂水平和素養提升的關鍵時期。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音樂鑒賞課作為學生學習音樂、了解音樂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因此,本文將以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運用柯達伊教學法的實踐探究為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闡述。
二、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生音樂興趣
柯達伊教學法作為國際三大主流教學法之一,是匈牙利音樂家柯達伊的音樂教學理念演變發展而成。由教師根據音樂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適合學生才能發展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強化音樂知識及能力,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水平。柯達伊音樂核心教學理念在于:其一,從宏觀角度來講,本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養的目的,進行民族音樂教育;其二,對音樂的早期教育進行重視;其三,對合唱教學模式進行推崇;其四,對合適的音樂教材和音樂教師進行選擇。尤其對于師資力量的培養方面。柯達伊認為只有最好的師資,才能給兒童最好的音樂。因此,師資能力和水平是教學的關鍵因素。在過去傳統觀念中,部分學校領導及教師存在重“文化理論”,輕“美育教育”的觀念,認為音樂沒有較高的教學意義,使音樂課堂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在教學中態度不夠嚴謹和端正,慣用形式化教學模式,學生的音樂能力沒得到充分挖掘和提升。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發展,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國素質教育也要求要培養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對柯達伊教學法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欲望,使學生更加主動和積極地參與到音樂學習之中,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1]。
三、加強基礎教學,堅實學生音樂功底
在進行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先對學生進行基礎音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鑒賞的方法和技巧,堅實學生音樂功底,才能提升音樂鑒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有一套獨有的方法和規律,對于音樂來說也不例外,教師想要學生對音樂進行鑒賞,就必須先教會學生鑒賞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對音樂鑒賞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和了解,否則學生會對音樂鑒賞感到迷茫無從下手,更不知道從哪些方面進行鑒賞和品評,從而使音樂鑒賞教學質量難以提升。柯達伊曾說過:“孩子從他們的經驗中理解是最好的,因此,參與是學習音樂最好的途徑”。加強對學生開展基礎教學訓練,讓學生在鑒賞經驗中,提升對音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參與體驗。教師可以在音樂鑒賞教學時從樂譜、歌詞、旋律、節奏等多方面對音樂進行鑒賞和品評,感受音樂的魅力和情感,讓學生掌握方法的同時獲得豐富的經驗,從而提升學生鑒賞能力和水平[2]。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柯達伊的音樂記譜法、柯爾文手勢法、節奏時值字節讀法、首調唱名法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引導。音樂記譜法指的是僅需將唱名的首字母寫出來,然后在低音字母右下角加撇,高音在字母右上角加撇;手勢法指將手勢運用在教學中,增加律動感;字節讀法指的是將八分音符讀作ti、將四分音符讀作ta;唱名法指的是對音樂進行即興伴奏,從而提高音樂學習的便利性。通過這種即簡便又高效的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豐富教學模式,挖掘學生音樂潛力
在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豐富音樂鑒賞的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模式,來激發學生的音樂天賦,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傳統音樂課堂教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式”接受的時代已老舊和落后,過去僅僅以教材為依照,將音樂進行播放,讓學生聆聽,教師介紹和講解音樂的背景和相關知識的過程,完全忽視學生的音樂鑒賞評價和反饋,教師也不能掌握學生學習和鑒賞的能力和水平,從而使音樂鑒賞教學質量難以提升。柯達伊認為人聲是最好的教學工具,在教學中,教師利用音畫結合的方式,運用多媒體播放音樂、視頻、圖片等素材形成“聽覺思維時空”,讓學生獲得一定的音樂感官認知背景下,鼓勵學生積極發聲,在視唱、和聲訓練及身體律動過程中體驗音樂內涵情感,加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認知,多種教學工具相結合發掘學生的內在能量。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發掘學生的潛在的音樂天賦。在歌唱教學模塊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合唱團,利用合唱的方式發展學生視唱練耳、節奏感、和聲等音樂技能,根據學生不同的音樂潛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教學,提高音樂鑒賞水平,促進音樂鑒賞教學效率的提升[3]。
五、延伸課堂知識面,激發學生自主音樂實踐
在開展音樂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敢于拓展課堂知識面,鼓勵音樂實踐。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實踐教學,單純地依靠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教學,是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的,必須配合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通過音樂實踐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提升音樂鑒賞體驗,增長見識和閱讀,積累經驗和素材,鍛煉能力和技巧,才能不斷地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因此,在課堂中適當擴展知識面,講解音樂廳禮儀、歌舞音樂劇的鑒賞方法,交響樂隊的編制、發聲原理、音樂廳構造、各種樂器的演奏要領、規范和技巧等,激發學生自主選擇的音樂鑒賞活動的個人實踐,并設置課堂分享環節,培養學生自主表現、主動發表見解,分析音樂的能力,培養參與音樂體驗的能力和習慣,促進良好音樂素養的養成。教師還可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多組織學生進行音樂交流競賽,通過二課堂藝術團隊訓練、演唱、演奏等多種方式,發掘個體天賦,激發音樂實踐樂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獲得快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成為音樂作品鑒賞的評判主體,或者作為音樂競賽評判,既豐富了課余的音樂生活,又提升了學生自主分析評鑒音樂作品及表演技能的能力,反作用于音樂課堂,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效果[4]。
六、營造良好氛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
最后,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和鑒賞的氛圍和環境,給學生布置課后音樂鑒賞的作業和任務,例如歌唱練習,鼓勵學生自主對喜愛的音樂歌曲的進行賞析、視唱,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讓學生觀看音樂綜藝和競技類音樂節目,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表演,增強學生舞臺經驗,深化音樂實踐,提高音樂鑒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運用柯達伊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強化學生音樂功底,完善學生音樂知識和素養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基礎教學,豐富教學模式,開展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深入研究柯達伊教學法,從多角度挖掘學生潛力,讓音樂教學有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鵬.柯達伊教學法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7):132.
[2]孫劍.高中音樂鑒賞課改實踐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02):219-220.
[3]周利雙.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實踐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8(04):31-33.
[4]馬瑜.淺議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實踐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