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核心素養”是目前教育界關注的一個特別熱門的詞,就語文教學而言,如何準確理解和切實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語文教師必須面對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針對每名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 言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作為教師,在教學內容選擇過程中,必須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為導向,圍繞教學內容來展開教學,力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與閱讀能力的目的。
1培養學生社會意識,貫徹核心素養
其實,小學語文閱讀的目標是素質教學育人,而不是以分數定位學生。把教學局限在課本,老師就喪失了教學的意義,學生的思維也會受到限制,考慮到的只是老師讓是考慮的東西,學生的素質和社會意識很難形成。老師要明白任何一個學科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而且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成績和分數,而是學生自我品質的培養,對一件事物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所以,老師在教學時,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是淺層的,更加深層的是要培養學生的社會意識。比如,《只有一個地球》。文章首先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接著再說資源被隨意開墾,地球面臨層層危機,最后還說人類沒有辦法移居到其他星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老師應該帶領學生先看地球美麗的景色,然后再看地球被破壞后的樣子,讓學生在課文的字里行間體會作者對地球資源破壞的心痛,讓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并且這是一篇說明文,作者采用列數字、舉例子等方法來介紹地球的多方面的知識,使得文章嚴謹但不失風趣。老師采用“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從內心堅定保護環境的決心,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將兒童閱讀變得課程化,不斷擴展課程的資源,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梢蚤_展班級讀書會活動,將班級作為一個單位有計劃和目的性的開展讀書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討論和交流。教師每月可以開展一次讀書活動,利用繪本,引導低年級學生閱讀,通過讀后感的形式,讓高年級學生寫閱讀感悟,從而引導學生將閱讀的觸角延伸到更多優秀的課外讀物中。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學校可以開展讀書手抄報,讀書征文,班級讀書主題會,兒童詩會,故事會等活動,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來豐富校園活動。學校圖書館也是開放讀書的好地方,可以將每周末作為圖書館開放日,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為孩子提供良好的閱讀交流平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3采取多樣化創新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第一,通過“先學后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核心素養中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要求,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引入“先學后教”這樣的學習探究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對閱讀內容的自主探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之后的閱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水平。教師可以對所要學習內容設置各種問題,讓學生針對閱讀內容進行探究,有效認知閱讀內容之間的邏輯層次關系,學生通過對閱讀內容的自主探究可以獲得較為高效的學習體驗。之后,學生通過在課下總結這些閱讀中的相關重點內容,提升在閱讀學習中的自主探究能力,獲得對閱讀內容以及相關主旨思想的深層次理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提升。
第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習慣培養時,要通過創新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滲透,提煉閱讀內容中的人文理念對學生進行有效講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根據這種要求,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多媒體直觀且形象的教學特性有效提煉閱讀內容中的人文理念,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三,引進思維導圖教學,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思維習慣的培養是小學核心素養綜合能力中的一種,這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高效展開閱讀學習有一定的促進性作用。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有效引導學生思維,加強學生對復雜閱讀內容的邏輯性思考、自主探究以及總結能力,培養學生多層次的閱讀習慣,保證閱讀學習的效果。
4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為提升學生閱讀有效性,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從學生興趣入手,選擇學生感興趣、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閱讀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人教版語文教材《看雪》這一課的內容時,由于和“雪”相關的內容貫穿文章始終,因此“雪”字是促使學生對內容準確掌握的切入點。為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介紹和雪有關的科學知識,介紹文章寫作背景,使學生對“雪”有更準確的認識?;蛘邽閷W生播放《小雪人》《冰雪奇緣》等影片,激發學生對文章的學習興趣。再如,講解“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時,可以將小鳥、青蛙間產生爭論的內容作為學生興趣的激發點,讓學生猜測他們爭吵的原因和內容,并通過閱讀獲取正確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合理選擇閱讀內容,找出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點,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
結 語
綜上所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對最貼合學生實際情況、最恰當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最終實現語文教學目標?;诖耍Z文教師在實踐過程中應該力求做到緊密圍繞關鍵詞、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后練習來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進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體會課文的重點,進一步提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 崔瑞娟.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8(24).
[2] 張志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