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云
【摘?要】語文是學習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感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中,以教材為起點,發現傳統文化價值;以課堂為原點,落實傳統文化價值;以活動為遠點,呈現傳統文化價值,為學生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科;傳統文化;路徑
習總書記指出: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在語文學科進行“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就是發現語文學科價值,遵循語文學科規律,回到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學科育人的鑰匙。
一、以教材為起點,發現傳統文化價值
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蘊藏著豐厚的傳統文化資源,為語文學科育人提供了豐富的空間,因此我們需要把握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言意共生,從教材中發現傳統文化價值。
教材的封面采用寫意的中國畫,無論是山水的流淌,花草的搖曳,還是古人的棲居,都有著濃濃的中國味道;教材選文既有傳統文化中經史子集,也有詩詞曲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如七年級上冊的《古詩四首》《誡子書》《狼》《塞翁失馬》《杞人憂天》,七年級下冊的《木蘭詩》《賣油翁》《古詩五首》,八年級上冊的《三峽》《短文兩篇》《與朱元思書》《唐詩五首》《詩詞五首》等;在“名著導讀”欄目,引入了《西游記》《水滸傳》等經典著作,通過不同的語文要素,指向學習目標;在綜合性學習中,則有“君子和而不同”、“語文部落”、“戲劇大舞臺”等,把傳統文化有機滲透在不同的綜合性學習之中;書中插圖兼顧中國古典美學,穿插了很多傳統中國畫,如《春酒》《海國記》《賣炭翁》等課文的插圖,既有對文本內容的刻畫,又有傳統文化的韻味;在課外古詩積累中,則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這里既有歷代詩人詞家的詠懷、寫景、抒情,又有報效祖國、勵志學習、憂國憂民的胸懷。歷代名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內容、不同方式上呈現了家國情懷,這也是傳統文化的要義所在。
二、以課堂為原點,落實傳統文化價值
將課堂作為滲透傳統文化的陣地,我們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以此作為邏輯原點,尋找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式,領略傳統文化。
首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傳統文化當中,有些內容離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些遙遠,需要我們老師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引起學習的興趣,產生學習的愿望,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如在學習兩漢時期的《孔雀東南飛》“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一句的時候,由于學生對傳統文化中字詞的意思變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就會對這句詩產生誤解。老師就可以引入資料,把“行人”是“出征遠行”,“寡婦”是“丈夫出征,留守家中的孤零零的婦人”的意思說明白,學生就清楚了其中的含義。
其次,教給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方法。傳統文化源于傳統,耕值于生活。我們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了解傳統文化。如學習《愚公移山》一文后,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當中,郭亮村在南太行山上挖出1300米石洞公路是“當代愚公”,珠港澳大橋的修通也是“當代愚公”,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到中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多角度學習,如在學習《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發現這三類文章雖然都是“記”,但體裁不一樣,地點不一樣,心情不一樣,但所對應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價值是一致的。
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感受傳統,發現傳統,促進學生和諧發展,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審美情趣。
三、以活動為遠點,呈現傳統文化價值
近年來,中央電視臺舉行的詩詞大會,就是傳統文化的很好的呈現。我們也可以開展類似的活動,激發學生熱愛詩詞,豐富學生詩詞儲備。
如開展班級“詩詞大會”,通過組內預賽,班級比賽,圍繞中國詩詞大會的模式,以“賞古典詩詞,尋傳統基因,探文化之美”為目的,通過班內比賽的形式,重溫學生已經學過的傳統文化知識。通過“橫掃千軍”“你說我猜”“出口成詩”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重新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民風民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了解“社戲”的形式,并發現家鄉是如何呈現這些傳統文化的,完成“傳統文化調查小報”。在八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人無信不立”主題的學習中,學習指向是“累積常見的文言句式”,可以讓學生搜集身邊的楹聯、春聯、石刻等,走訪家鄉的名勝古跡,摘抄相關的文言句式。在名著導讀《西游記》的活動中,學生需要學會“精讀”與“跳讀”,也可以通過開展《西游記》“百家講壇”的活動,讓學生分別說一說通過閱讀本書,在不同的故事情節中,得到哪些收獲,發現哪些傳統文化因素,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和文化生成。還可以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走進課堂,和學生一起聊“西游”,聊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耕植的沃土。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現,初中語文教學就是要把這些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更要積極地擔負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歷史使命,做好學科育人,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學習當中,感受到祖國悠久的歷史。
參考文獻:
[1]王華財.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中學語文,2019(24).
[2]龍江.古詩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融合的誤區及對策[J].語文建設,2018(30).
[3]朱信宇.尊重學生個性,讓閱讀教學更加高效[J].語數外學習,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