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姍 郭風霞
摘? 要:在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歷史進程中,既要有自尊的人格,又要有自信的心態,這是中國人民在歷史和現實中感悟到的真諦。我國地域遼闊,人們對培育小學生文化自信的方式不盡相同,身為國家未來希望的小學生不僅是文化繼承和弘揚的重要載體,更是文化發展和創新的主力軍,必然是進行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培養所不容忽視的培育對象。挖掘地方資源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融入我們的生活,讓全世界更好領略中華文明的多姿多彩。利用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培育小學生文化自信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關鍵詞:挖掘;傳統文化;紅色故事
一、利用傳統文化賦予當代表達
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古語有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事實上,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地方文化的興趣逐漸提升,公眾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方式、傳播方式紛紛涌現。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網絡和視聽節目的創作有助于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的傳播,這些方式會提升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二、利用古城文脈融入當代生活
城市古跡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也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我們要利用歷史遺跡培育小學生文化自信,浚縣有著悠久的歷史文明和豐富的文化遺存。境內有名勝古跡3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大運河浚縣段、黎陽倉遺址),國家級保護單位4處16項,省級保護單位4處92項。大伾浮丘雙峰對峙,素有“登浮丘既朝東岳,攀大伾如游三壺”之稱。??h大石佛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距今已有近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浚縣古城縣衙等項目也逐步建成開放,山、水、城交相輝映的古城形象日益彰顯。??h民族文化有石雕、石刻、泥塑、古陶、柳編等30多個門類1000多個品種。??h正月古廟會素有“華北第一古廟會”之稱,是中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我們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走進古城古街,讓學生自己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魅力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而把學生從課堂學習到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素質,提高自己的整體文化素養。
三、利用地方資源講好“紅色故事”
地處浚縣西北部的屯子鎮,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這里流淌著不屈的紅色血液,是一片充滿紅色印記的土地。這里是著名抗日愛國志士常仙甫從事抗日活動和犧牲的地方,在這里,革命志士常仙甫率領民眾打響中原抗戰第一槍;位于象山東側的烈士陵園安葬著1577名英烈等等,每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愛國之歌,每一個名字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挖掘歷史積淀,帶領學生參觀常仙甫烈士紀念廣場、常仙甫烈士故居、抗戰講習所、天門精英展覽館、名人題詞碑林、愛民井等“紅色教育基地”。每一處革命遺跡都折射出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訴說著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激勵學生知難而上的熱情和斗志。
四、培育文化自信走向未來
文化自信是通過對象性的文化認知、反思、批判、比較及認同等系列過程,形成對自身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的確信和肯定的穩定性心理特征,文化自信是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的源泉和動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文化自信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新中國的成立,意味著中華民族結束了近代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也意味著中國人民從此挺直了脊梁,挺起了自尊自信自強的國格與人格。我們深深懂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決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已經做好了為實現偉大夢想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隨著文化自信走進學校、走進師生,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課程,讓歷史文化“活起來”,講好文化故事,利用網絡傳播文化產品,這樣的方式對培育小學生的文化素養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中國詩詞大會》采用競猜、“飛花令”等比賽形式,讓學生領略到古典詩詞的韻律和意境之美,《國家寶藏》通過講述文物讓國寶“活起來”讓學生感悟傳統文化的深沉和厚重,這些節目,通過電視藝術的手段,生動呈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喚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崇敬和自信。
總而言之,利用地方資源留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魂,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在實現偉大夢想的道路上,自尊而不自負,自信而不自傲,清醒而執著地朝著目標前進。作為當代小學生我們要從歷史文化的學習中汲取力量,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在包容開放中堅定文化自信、文化強國,使之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性力量,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重要使命,這樣我們一定會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參考文獻:
[1]饒苡.小學階段培養文化自信的原則與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8,750(29):18-19.
[2]胡騰.喀什地區鄉村培育文化自信的作用和對策[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3):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