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本文以如何貫徹實施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讓音樂課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學科,引導學生在音樂上的持續發展,建立學生終生熱愛音樂的意識入手,論述了傳統文化滲透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意義,并對傳統文化的引入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傳統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15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149
新課標把開展素質教育作為核心內容,明確要求學校要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對于初中音樂教育,新課標指出,將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在音樂上的持續發展,建立學生終生熱愛音樂意識納入教學內容和目標。我認為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將傳統文化引入初中音樂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觀、鑒賞力,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音樂是一種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更容易接受流行音樂這種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音樂教材中以民歌和一些在學生中流傳度不高的古典音樂為主要教學內容,音樂誕生的年代和音樂體現的內涵都離初中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距較遠,學生的接受度不高。加上音樂課課時本來就不多,在有限的課時里學生沒有好的體驗,最終只是完成任務式地學幾首歌,這并沒有達到音樂課的教學目的。那么在教學中可以選擇性地將流行音樂作為一種補充形式,和傳統文化相結合,可以使學生的接受度更高。
(一)收集傳統文化素材
要以教學目的為出發點,選擇符合教學內容的傳統文化素材。這無疑是對教師教學水平提出了要求,教師平時要注意收集素材,在備課時對音樂的選擇反復推敲,思考怎樣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音樂元素中,讓學生感覺到音樂傳遞出的傳統文化內涵。特別是在歌詞的選擇上更要謹慎,選擇適合初中生的歌詞,有啟迪、欣賞價值,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引導,切忌為了唱歌而唱歌。
(二)切合學生心理訴求
初中生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興趣有耐心,所以教師在選擇音樂的時候要切合學生的心理訴求。心理學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人類對音樂的需求是一種精神需求。選擇適合的音樂能起到洗滌心靈,感悟生命的作用,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現在流行的一些中國風的歌曲,歌詞中引用一些古典文學,伴隨中國傳統樂器悠揚的旋律,讓學生能在音樂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知否知否》歌詞引用李清照的名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瞬間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中。
(三)選擇適合學生演唱的歌曲
音樂課演唱也是重點教學內容。所以選擇學生容易演唱的歌曲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激起學生的表演欲。一般選擇一些音域不寬,音調不高的歌曲。初中生正處于變聲階段,對演唱難度較大的歌曲不好把握,特別是要適合大多數人就更需要選擇簡單上口的。對于有難度的歌曲主要以欣賞為主,通過教師的講解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除了欣賞音樂本身以外,教師的教學內容還可以稍作延伸,比如對音樂作者的介紹,傳統樂器的介紹,講述一些著名音樂家的故事,像肖邦、貝多芬等不僅給世人帶來不朽的音樂作品,他們的人生故事也能激勵人在逆境中克服困難完成自己的夢想。包括現代的明星音樂人,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本來就是以自己的經歷寫給學生聽眾的。還可以介紹一些傳統樂器的前世今生,讓學生了解中國音樂文化的發展史,都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在寓教于樂中建立學生終生學習音樂的意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也相當廣泛,音樂教學剛好可以運用多媒體聲形并茂的特點。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音樂渲染力上有更好的體驗,傳統文化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和音樂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民族音樂、古典音樂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樂感渲染力更強,學生的融入度更高,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傊魳肥且环N開放的藝術形式,生活學習也是一樣,只要愿意去體驗,都能給你帶來驚喜和樂趣。
音樂是不分國界的,也是不拘于形式的,是精神與情感的表達,終身熱愛音樂的意義是使人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當代的初中生生活在一個開放的社會環境,讓他們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時尚元素,他們心中充滿對世界的想象和好奇,而音樂有一種神奇的引導力量,引領著人們去探索更多美好的事物。我們的音樂教學正是在完成這樣一種精神引領的使命,不管是什么樣的音樂藝術形式都在為人類創造著巨大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王涓.讓古詩詞走進音樂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黃河之聲,2018(20).
[2]李梅芳.傳統文化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滲透[J].北方音樂,2018(20).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郭海強(1975.9— ),男,漢族,甘肅成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音樂教育教學。
課題項目: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學校固守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8]GHB2981)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