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倩潛
【摘 要】 微課因其傳播的高效性與便捷性,能隨時隨地地按照具體需求進行學習,逐漸受到教育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微課絕不僅僅是一個視頻那樣簡單,而是要求對視覺、聽覺上的舒服。本文就微課資源的開發以及微課與美術教學實踐的整合應用兩大方面探究了微課資源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意義與作用,以作參考。
【關鍵詞】 微課資源 ?小學美術 ?開發應用 ?教學整合
前言:
微課,是指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學實踐要求,通過視頻這個載體,從而將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學過程中,以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之所以被稱呼為“微課”,主要是因為微課教學時間較為短暫, 比起傳統一堂課45分鐘的教學時間,微課最長也不會超過10分鐘。且微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少,所要傳授的知識點比較集中。微課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和眾多的教學目標與對象。它主要是根據特定的人群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合理地運用微課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微課資源的開發
(一)微課的針對性。微課在教學中的講授內容通常都是呈現的“點”形式,較為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通過方法傳授、教學經驗等相應技能上對知識進行的講解,也可以是對教材的解讀、各種題型的講解以及考點歸納等形式。微課可以說是給美術教學錦上添花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形式,正因為它資源容量小,一節課程通常只有一個主題,所以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進行深度化的學習。要充分利用到微課,讓它盡可能地出現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比如在導入環節中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在小組探究學習環節中引領學生尋找答案,最后再通過教師示范環節將教師的示范過程完整地展現出來,并在作品展示環節中對學生進行作品考核評價。以微課的形式對一些生活中的常見場景進行展示,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項補充,并且最終的效果也會更好。
(二)微課的時效性。微課最佳教學時間為5—8分鐘,最長也不宜超過10分鐘,否則會極大地浪費學生的創作時間,特別是小學生這個特殊群體,通常也沒有足夠好的耐力去聽教師過多的長篇大論。再加上現在生活節奏快,凡事都追求簡約精煉,學生課程排得比較滿,疑問也比較多,若是在此基礎上每節課花費大量時間去看一個視頻,學生很難再有多余的時間看他想看的。微課時間若是太長,很容易造成知識點太過泛濫,或是教師講得過于哆嗦,只有將講課內容的主題明顯地突出來,才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掌握。
二、微課與小學美術教學的整合
(一)通過微課給美術學習創設情境。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美術作為一門造型藝術,若只是封閉地閉門造車顯然很難造出什么。優秀的美術作品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是從實際出發,每堂美術課都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未免有些不切實際,所以更多的是靠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性地給以學生啟迪與思考,讓學生回憶自己以及自己周邊人們的生活狀態,通過回憶締造出創作的源泉。這種回憶式創作強于傳統的閉門造車,但是讓學生通過回憶里的創作因素進行創作,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創作思維。但是微課能夠很好地彌補這方面的缺陷,教師可將需要的生活場景提前拍攝或者下載好,然后剪輯成所需要的微課資源帶入課堂,又或是將現有的資料剪輯好,并配上聲音制作成一組有聲漫畫,生動有趣,學生很容易就被吸引。就比如出自五年級上冊的“泰山石刻”,里面有諸多手法和畫像不同的石刻,通過將其進行剪輯與后期配音配樂,還可再加上一些適當的現實情形,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氛圍。學生不僅能通過這個了解中國的石刻藝術與漢字演變歷程,更是能通過實際觀察獲得一定的創作源泉。
(二)微課的省時性與完整示范性。美術教學時最不能缺乏的便是教師的當堂示范,它能將美術技法直接傳遞給學生,不過很多教師出于惰性或是為了省時,只是簡單地用粉筆在黑板上勾勒幾筆,以作示范,這種示范效果肯定不會多大。但是出于美術課時的原因,教師也不可能花大篇幅的時間去作畫。很多教師會選擇在課前就錄制好相應的美術作品,然后在上課時直接將成品展示出來。不過美術不同于一般的學科,不是簡單地展示成果、僅根據教師對作品進行語言的講解就行。而微課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在課前就錄制好完整的作畫過程,然后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可隨時停頓,講解作畫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不是重點的部分則可進行快進或是刪減處理。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作品示范,學生也能用最短的時間學到更多的繪畫技巧,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術繪畫信息量。
(三)微課能讓學生學會獨自思考與自主探究。微課是隨著現代科技應運而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可在電腦、平板、智能手機能移動設備播放教學資源,微課最明顯的特征便在于其容量資源占用小,并且能快捷直觀地傳達知識,因此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逐漸廣泛起來。學校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讓學生學習知識,培養新世紀的優質人才。所謂優質人才不應只是單純地會讀書、讀死書,而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自己去領會與思考。只有從小養成了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模式,才有助于日后的學習與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是順應信息時代而生的一種“潮流”,其優勢與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我國微課的開發比較晚,對于微課的實際運用也不夠成熟和完善,這就需要相關業界人士的更進一步研究,從而真正將微課帶入美術課堂,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玉龍,陳奕如.我國中小學微課開發與應用現狀的內容分析研究——以中國微課網的微課資源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5,04:56-62.
[2] 徐立芹,房秀坤.談微課資源開發應用與小學美術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3:59-60.
[3] 王松江.美術學科微課教學資源開發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4,0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