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 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特點,一個人的獨特性體現在方方面面。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本身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的教學方法。本文將就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 分層教育 ?因材施教 ?針對性 ?高中數學
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從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數學的重要性。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數學成績的好壞對整體成績的影響程度都不容小覷。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汲取老師教學精華的能力。老師考慮班里學生接受能力來安排教學深度,這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進步,也無法調動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而應當實行分層教育。
1. 分層教育的概念
分層教育是老師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來劃分教學層次以達到班級整體優化的一種教學方式。區別于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式,分層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獨特性,更注重于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
2. 傳統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
2.1不能充分挖掘學生潛能
雖然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導致學生接收老師講課內容的程度不同。優等生自然能夠吃透老師講解內容,只是也無法接收更深層次的知識,導致優等生無法大幅進步,甚至只能滯留原地。中等生能夠理解,但進步空間也被遏制。低等生則表示不能理解,難以聽懂。無論老師講課內容深度傾向于哪方,總會有大部分人不能充分挖掘自我潛能。
2.2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
本身枯燥無味的學習與渴望挑戰趣味的青春期就是一對矛盾體。傳統的教育模式,優等生疲于接收自己本就理解的內容,中等生抱著聽聽看的態度,差等生根本不愿去聽聽也聽不懂的內容,如此一來,班級整體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基本為零尤其對于差等生來說,聽也聽不懂,不如不聽,可是不聽又不會,不會又不愿意聽,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學習成績更是進步無門。
3. 分層教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體現形式
3.1分層教育體現在老師分層次備課上
不同的學生應該接收不同層次的知識,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就根據學生層次來劃分講課內容的層次,同樣的內容,講述的深度卻不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講述不同層次的內容。這就要求老師在講課時,按照循序漸進的次序,由淺入深講述內容。并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講述“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區域問題”是會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對于低等生來說,可能會提問判斷x+2y-1=0與點(2,1)和點(-2,1)的位置關系。對于中等生,這要求其猜測x+2y>和x+2y<2表示的平面區域。為了發掘優等生的潛能,一般會要求其探索A>0時,Ax+By+C>0和Ax+By+C<0表示的是Ax+By+C=0的左右半平面的問題。這充分體現了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應當采用不同教學方案的準確性。
3.2分層教育體現在分級作業上
為了提高學生的能力,老師留給學生的作業要具有針對性,既要能鞏固基礎,還要能具有挑戰性。比如學習指數函數及其性質時,對于低等生會留一些關于概念上的問題,如y=x3和y=2n是否是指數函數。而對于中等生要求則會相對高一些,如y=(3a-1)n(a≠1/3且a≠2/3)和y=(-4)n是否是指數函數。對于優等生則會提問一些y=nn類似的問題。
3.3分層教育體現在分層總結上
課堂提倡分層次總結,優先讓層次較低者總結課堂內容。比如對于解二次函數時,雖然有交點式,頂點式,一般式三種方式,但只需要低層次學生可以在總結時掌握頂點式即可達到教學目標。而這部分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因此可以增強低層次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達到班級整體優化的目標。
4. 分層教育的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4.1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分層教育的模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層次的講課內容,這使得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成績都有所提升。優等生得到進階訓練,開闊數學視野,中等生鞏固基礎,向優等生邁步,差等生補習基礎,相較從前大有提高。不同層次學生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提升,數學綜合能力也有所提高。
4.2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高中學習復雜枯燥,這種特征在數學上尤為明顯。很多同學本身不愛學習數學,傳統的“齊步走”模式,阻礙了優等生進步的腳步,抑制了中等生進階的決心,罔顧了差等生無法理解知識的痛苦。這導致了班級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難以被調動。但是分層教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給予優等生更大的挑戰,給予中等生更大的決心,給予差等生更多的信心,班級整體學習數學積極性增加,整體數學能力得到提升。
5. 小結
分層教育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特質,給予相應教育方案,確保每個人受到的都是最適合的教育,真正做到開發每個學生的潛力,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分層教育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裘靜.基于分層教學模式的高中數學課堂探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6(3):15.
[2] 何天津.高中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7):186-187.
[3] 王鈺.層次分析法在數學分層教育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