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往往效果不盡如人意。并非是學生一開始不感興趣,而是學生之前還興致勃勃,但是在教學中因為各種緣故,使得他們這種興趣漸漸降低,最終出現無話可說、無從下筆的情況。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教師不妨試著引入繪本教學方法,來對其加以改善。
關鍵詞:繪本教學;小學語文;寫話模式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提到過這樣的內容,需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對寫話感興趣,培養他們留心周圍事物的眼光,讓他們能夠將想要說的話寫下來,將他們想象中的事物記錄下來。學生的作文教學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在寫話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某個事物集中注意力去觀察,進而將自身的想象力充分發揮出來。借由這樣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但是就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寫話能力的培養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有效引入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如繪本教學,通過發揮此種教學方式的價值,來提升學生的寫話水平。所謂的“繪本寫話”,其實就是指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寫話實際入手,對繪本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選擇,來對教學流程進行設計,進而對學生的寫話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利用此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有想要說話、寫話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寫出完整的話,有效提升學生的寫話水平。
一、借助繪本教學提升學生想象能力
小學生之所以會對繪本感興趣,是因為繪本能夠從視覺、語言以及審美上給予學生美的享受。這樣一來,學生也不至于會無話可說。正是因為繪本強調的是視覺傳達的一種效果,所以教師在借助繪本來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的時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寫話能力得到提高。
以《松鼠和松果》這篇課文為例,在這篇課文中,主要是“讓學生對回報自然、植樹造林的重要性有初步的感受,進而激發出他們保護自然環境的心理”。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機進行一個主題為“保護自然”的小練筆。為了提升學生的寫話興趣,也為了讓學生能夠有話可說,此時,教師便可以借助繪本。在對繪本進行選擇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小故事,比如說“同學們,請欣賞這個繪本,這個繪本之中,有一只小松鼠,你看,它正在……”在這里,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繪本上的人為什么要去植樹,種植這么多的樹木是想要做什么?當這些樹長大之后,樹林中會是怎樣的景象?”在進行這樣的引導之后,學生的想象思維會得到發散,因為想要知道后續的發展,所以他們也會對繪本內容進行仔細的觀察。經過有序的觀察之后,他們說出的話、寫出的話才會更加具有條理性。而且,教師在利用繪本的時候,其實就是將繪本作為一種“觸發點”,讓學生能夠根據這個繪本展開合理的想象。在對學生進行如此的訓練之后,能夠讓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進而使得學生可以在寫話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語言構建能力。總的來說,繪本教學其實就是一種沒有壓力的語文閱讀,教師要做的,便是將這樣一種無壓力的閱讀轉化成無壓力的寫話。只有讓學生在寫話過程中感受到樂趣,他們才會愿意繼續寫話,這也是寫話教學的目標之一。
二、借助繪本教學提升學生感悟能力
在將繪本與寫話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之后,會產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因為繪本之中有著極為豐富的故事情節,而且整個繪本的色彩很是豐富。學生在閱讀繪本的時候,也會將自身的感受激發出來。所以,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將其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
以《一片葉子落下來》這個繪本為例,在閱讀這個繪本的時候,主要的目的便是讓學生對“生命的意義”進行體會。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并且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感受用漢語寫作出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事情。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比如說“同學們,你們看,繪本之中落下樹葉的場景,是不是與學校門口那棵樹落下樹葉的場景極為相似?你們想象一下,若是此時你站在大樹下面,會有怎樣的想法?”經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與生命的意義聯系起來。教師通過對繪本資源進行如此的利用,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當然,在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繪本之中的內容來進行情境創設。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有話可說。在經過這樣的教學之后,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夠得到提升,他們也會對寫話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三、結語
總體而言,教師在借助繪本教學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的時候,需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寫話能力入手。通過將繪本與語文閱讀有效結合,來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如此一來能夠有效落實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汪喜紅,汪喜燕.挖掘閱讀資源 提高寫話能力:淺談小學語文低段“繪本寫話”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7(2):7.
[2]吳碧珠.繪本引領促練筆“翻轉”課堂出高效:淺談小學低段語文“繪本與寫話”的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2018(11):10-11.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