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
摘 要: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能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其綜合素養,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簡要分析如下。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小學數學和初高中數學相比,雖然難度不太高,但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較低,加上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學習起來感覺較吃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將生活元素融入實際教學中,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幫助。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是我們要研究和探討的主題。
一、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1.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離不開數字,許多職業也和數學有關,數學涵蓋的范圍很廣,在學生任何學習階段中所占的分量都很重。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理解力低,對學習數學有畏懼心理,久而久之便容易喪失興趣[1]。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中,不僅能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讓其覺得深奧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容易。如計算題,一支鉛筆一元錢,顧客付50元買13支鉛筆,營業員應找回多少錢?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的超市結算聯系起來,讓學生計算還應找回多少錢。理論聯系實際,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不但培養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的能力,還能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小學生逐步提高數學水平[2]。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無法提供給小學生發揮創造能力的環境,將數學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能給小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探索機會,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挖掘學生的創造力。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對生活的觀察力,能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有助于學生充滿熱情地去學習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有助于學生通過生活理解數學、應用數學,兩者緊密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用數學的眼光和思維看待生活,學以致用。
1.靈活運用教材,重現生活場景
如何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有賴于教師的靈活運用。教師課前應準備好教案,將生活素材合理地運用到教學內容中,小學生年齡小,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課堂的45分鐘對他們來說也許是漫長難熬的,許多小學生上課時坐不住,注意力難以集中[3]。此時,要想有效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光靠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是行不通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情景教學的模式,把生活場景運用到教材中、課堂上,并讓學生一同參與。小學生好奇心和模仿力都很強,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勢必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不知不覺中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學科包含眾多的概念知識,這些知識大多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困難。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性格特點、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生活化,增加趣味性,以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教師要運用生活化教學完善和優化教材內容,讓生活和數學有機結合,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3.體驗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化教學并不是簡單地將生活等同于教學,忽略教學的本質,而是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應用數學,體驗生活中的數學[4]。生活與數學是緊密相連的,兩者相互融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方面無處不在,比如,買菜、吃飯……都要用到數學中的計算;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建筑物,它的形狀、高度;公交車運行的時間、班次;自己家的房子在幾幢幾樓,面積多大等等。在生活中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善于觀察的眼睛,將這種直觀的接觸和認識與數學知識相聯系,同時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是新形勢下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教學模式創新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進步,只有更好地將生活化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實現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天學.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4(4):116-117.
[2]賴健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20-21.
[3]蒙峰.小學數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八年級中旬),2017(17):66.
[4]錢學鋒.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推理能力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2):57-5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