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富忠
摘 要:信息技術近幾十年來發展十分迅速,教育信息化這一理念也在整個教育界廣泛流行。把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整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學生樂學、老師樂教”的效果。從教育信息化、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整合的策略和信息技術與課堂交流整合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寓教于樂
一、教育信息化的含義
教育信息化,從字面上理解:包括教育和信息兩個方面內容。進一步解釋就是一些信息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推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除了我們平常理解的教育、教學,還有我們關注不是很多的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學管理。后面一點也不應忽視。我們在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這一學習過程中,經歷最多的教學活動,一般是限定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并且在教師引導下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雖說教育信息化指的是信息技術在整個教育部門和教育領域的應用,但這里我們還是把重點放在學校教學領域內。這一領域又包括我們的教學過程、教學準備、教學資源、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正如我們上課有教學重難點一樣,我們的教育信息化若是不關注教學重難點,也會如在沙漠中前行,迷失了方向,忘記了我們的初心。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1.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問題中,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數學的抽象概念與晦澀的知識點讓小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接受,所以在課堂上就會顯得手足無措,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而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應用,可以將很復雜的概念或者圖形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下學習新的知識點。
例如,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幾何圖形知識涉及的內容可以說是非常之多,有最基礎的平面圖形的長與寬的學習,立體圖形的長、寬、高的認識,各種平面或者立體圖形的面積、體積以及表面積等。另外還有各種圖形如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多邊形、圓形、圓柱體等圖形的知識。在這些圖形與幾何的教學中,由于教授的內容較為抽象,需要學生有立體思維想象能力,如果僅憑教師以一種“灌輸式”的口頭教授,學生很難做到對于知識點的精確掌握,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板書也不能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的構成,所以更加深了學生對圖形與幾何的學習難度。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課堂的氛圍也會因此得到提升,學生在這種歡樂的氛圍中更容易吸收新的知識,學到新的內容。
2.創造虛擬的生活場景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每個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吸收得很快,有的人則吸收得很慢,教師有時為了趕教學進度,所以在課堂互動時,只是跟反應較快的學生進行互動,久而久之,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成績就會有兩極分化的趨勢。而信息技術參與到教學課堂中來,可以讓更多的學生融入課堂的學習中,讓他們在一種通俗易懂的環境下學習新的知識。
3.寓教于樂,讓學生主動學習
在公立的小學校園中,每個班級的學生數量較大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不能因為班級學生容量太大,而減少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注度。而且,教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課堂上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了解每一位學生學習吸收新知識的程度之后再進行下一步的教學,一來課堂上課的時間不允許,二來教師的精力也不允許;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主動學習,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寓教于樂,可以提升小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與興趣。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的教學策略
1.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不同課型的整合
(1)信息技術在新授課中的運用
小學生是充滿好奇心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現在信息技術時代,不論是電子白板還是PPT課件,都比傳統教學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也能更高效地展示教學內容。它能通過簡短的動畫設計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領會知識,突破難點,新授課中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數學知識和道理,讓每個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縮短老師的講授時間,把時間讓給學生,提高了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在復習與練習課中的運用
雖說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但是并不是每個習武之人都能一下子達到最高境界。這就有賴于平時的基本功練習。學習亦是如此,我們不可能說一節新課學習后,所有學生就會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接受程度不一樣。這就需要學生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比如在新課之后,先復習回顧,再進行同步練習。結合信息技術,老師可以更容易地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練習課上獨立完成,也可以將學生的解題思路直接呈現在全班同學面前。學生出現錯誤時,一起分析錯誤原因,讓學生知錯能改,認識錯誤,整合錯誤,變錯誤為正確。也可以讓學生展示思維的發散性,有時是一題多解,有時是多題一解。老師還可以在練習課上對有關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和拓展,在練習、復習、總結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有句話說:實踐出真知。鞏固練習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可能學生對同一類型的練習會產生疲勞感,這時可以展示趣味練習。比如希沃電子白板里面的選詞填空或者給物體分類,都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過來。再者,設計練習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層次性,一步一個臺階,讓學生逐步提升解題能力。
2.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不同教學環節整合
(1)信息技術用于導入階段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節課的導入也是一樣的。一個好的導入可以一下子抓住學生。很多老師都會有意識地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導入的設計有很多種,不論是復習導入、情境導入,還是問題導入,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有故事情節、有認知沖突的導入就能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導入部分生動、形象、直觀,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用于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數學具有生活性。語文里面說:小說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說一句: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會回歸于生活。我們的數學知識來自數千年來數學家和普通人民的日積月累,所以數學知識有如汪洋大海,有如廣闊藍天。但小學數學沒有必要拓展得過于廣,沒有必要鉆研得過于深入。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信息技術用于演示公式推導
小學數學與初高中數學不一樣,受教育的是小學生,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所以小學數學課本有很多插圖,沒有特別多的文字。但即使是編者再用心,靜止的插圖還是難以與動態的視頻和課件動畫比肩。就以五年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為例,平行四邊形面積如何求解呢?平行四邊形面積可以和長方形面積之間相互聯系。一方面讓學生動手拼一拼、剪一剪、算一算。一方面在最后的驗證過程可以在信息技術課件上展示圖形的變化,變靜止的圖片為動態的動畫。一個動畫遠比靜止的圖片形象得多。就這樣,潤物細無聲,信息技術改進著數學教學。就這樣,春風化雨,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整合起來了。
(4)信息技術用于學生的課余學習
現在,我校各班級都建立了學生家長微信群。通過微信群,向學生布置作業、輔導作業,指導家長輔導學生課余學習。極大地加強家校聯系,提高學生課外作業質量和學習效率。
四、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中的建議
首先,我們老師要牢牢把握數學學科的基本特點,適時結合信息技術,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體現數學演繹之美,提升學生對數學的思考,體會數學應用的價值。其次,讓信息技術發揮傳統模式不便發揮的作用,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分析和思考問題,理解數學基本的概念。在大數據時代,我們老師要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要清楚學生在哪些地方存在認知障礙,這樣我們才能對癥下藥,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生的困惑。最后,教育應該以人為本,脫離這一本質將使教育誤入歧途。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用好互聯網,走教育信息化之路,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與學的有效整合,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與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尤愛萍.例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5(9).
[2]潘峰.探討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
[3]董英偉.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對數學教學的影響[J].文教資料,2005(20).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