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盛
摘 要: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也在不斷創新,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解決灌輸式教學的弊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教師應開展課堂教學革新,開放新課堂,解放學生的創新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此,以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為例,詳細講解開放新課堂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堂;開放式;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為基礎學習科目,學習數學的意義在于建立基本的數學思維體系,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目前在小學數學教育中仍存在一些問題,老師都把重心放在了學生的知識掌握上,強調分數,強調學生的做題能力,忽略了學生思維體系的建立。開放式新課堂應該解放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思想解壓,讓學生真正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所在,為學生今后的持續發展打好思想基礎。下面筆者就來具體談談開放性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為了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為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掌握很多的數學知識,他們的知識體系建立才剛剛開始,這個時候,他們害怕說錯做錯,在數學課堂中很容易出現老師問一個問題,沒有學生能夠回答。這個時候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老師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在課堂上引入小游戲,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講解《時間換算》這一課時,先讓學生猜一下謎語、高個子走一圈,矮個子走一步,矮個子走半圈,高個子走半天。讓學生猜一猜是什么。教師先讓學生認識鐘面,再開始講解時間換算,然后結合教材讓學生進行練習。利用學生的游戲心理,降低其心理防線,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好互聯網技術,開放學習時間
開展新課堂,就要創新教學模式,改變以往一貫的教學時間限制,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拓展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互聯網上有許多有趣的數學教學案例,或者有趣的數學現象,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學生的學習源泉。刻板的教學模式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數學學科是非常有趣的科學,利用好互聯網技術,可以多方面地給學生接觸數學的機會。在生活中有許多例子運用到數學知識。例如,在學習排列數時,給學生找一些生活實際中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力量,排列數思想,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簡單的數學思想能夠給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三、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是目前許多國家都在使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體系,被譽為多年來最為成功的教學改革。主要是由于它能夠在改善課堂教學氣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有效提升整體成績,所以很多老師都會在小學課堂中加入這一教學策略。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目前的教育中存在著學習方式單一、學生缺少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有必要教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從小學會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老師可以根據班上學生的成績情況,進行分組,每組既要包含尖子生,也要包括成績次一點的學生;既要有活潑的學生,又要有文靜的學生。這樣在學習中就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差的學生一起學習,活潑的學生帶動不愛說話的學生與他人交流學習。例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每個人輪流當小組長,小組成員積極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問題,可以為小組加分。通過積分制度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小組合作可以相互影響,有集體感的學習,更能夠讓學生學會約束自己。
四、鼓勵學生積極提問
數學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當遇見問題時,要多與學生討論,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法,老師不應該要求每個學生都一樣,而要讓學生多尋找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學會舉一反三,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辯證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基本的加減乘除計算運用,需要反復練習,通過培養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能夠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再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復熟悉,運用基本算法,讓學生養成記錄問題的習慣,讓每個學生都準備一個提問本,把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寫出解決的方法,這也是一種記錄錯題的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知識很重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樣重要,這樣的習慣可能才是會對學生產生持久影響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綜上所述,開放新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以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結合的新的教學理念,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路徑,打開數學學習的興趣之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積極提問,學會小組學習,多與別人溝通交流,才是真正地喜歡數學,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為今后的學習之路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躍蓉.小學數學開放性課堂教學探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30):107-108.
[2]文世全.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2016(23).
編輯 段麗君